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并在课时上给予了保证.研究性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研究过程中体会和了解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苯酚一节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2.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用途。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能力培养:1.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建立。2.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3.知识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NO、q的反应 NO和0:易反应生成N02、2N02共~乏N刃4,求反 应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必须注意过量问题和 NO:的转化问题。 例1一定温度时,等体积的NO和O:混合后, 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 .30 B.31 C.41.33 D.大于41.33 解析:两种气体混合,应考虑它们能否发生反 应.该题中有两个反应2N0十O:二2N0:和2N0:下乏 N20‘,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两个反应,就会错选B;如 果没有考虑到第二个反应,就会错选C。 正确答案:D。 例2在标准状况下,10 mL NO和NO:混合气 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不考虑N刃4的存在),通 人适量。:后,气…  相似文献   
4.
“引导—探究—整理—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习每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学科思想,通过学习,进行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习成为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去影响学生的一生。化学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把教给学生学科思想方法、思维方法放在比教给学生形式化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位置,“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像当年的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那样经历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教学科研的角度,我时常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不等于教学,它的职能是什么?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后除了知识之外,还能让学生获得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问题解决、自主建构”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设问质疑一自主探究一交流展示一自主构建。实践表明,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方法、体验成功、形成态度、提高心智水平。在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学生意识,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要进行严谨的设计并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特点位置———承前启后。纵观高一教材 ,本章安排在第四章 ,在第一册教材中处于中间位置 ,承载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的知识载体作用。在学习了碱金属之后 ,本章教材还承担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方法的养成训练 ,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各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本章内容放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方法———归纳法为主。本章教材安排了氯气、卤族元素、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计算三节必学内容和海水资源及其…  相似文献   
8.
实验设计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他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造能力是智力的高度发展,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关...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难上,几乎是老师们公认的事实。“高一高二抓素质,高三抓应试”,高三复习课似乎是被课堂教学改革之风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认识。深化科研兴教的内涵 中学教育科研的实质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升学校品质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根本的动力是来自于教育改革与学校、教师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