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接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对四川省三所高职院校的320名学生从性别、独生与否、专业、来源地、年级等方面进行了自我接纳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总体自我接纳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能够恰当地进行自我接纳;男学生和独生子女学生自我接纳水平均高于女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学生自我接纳水平是随着年级而依次升高;农村学生自我接纳水平高于城市学生。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接纳状况,可以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即以四川省成都市的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汉文化背景下的藏族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和自信心的现状,并试图探讨藏族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自信心的相互关系,希冀为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及自我教育、适应环境、自我发展提供心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班级环境是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班级环境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学习负担因子除外);班级环境对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预测作用;班级环境与成就动机存在年级与成绩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有效推进新课改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三个方面,但同时研究现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和不足,需要优化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扰与思想冲突团体辅导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焦虑、敏感、愤怒、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困扰,具有价值取向、不满现实而无力改变现实、自尊与自卑、合群与独处等思想冲突。除一对一的面询以外,团体心理辅导应成为贫困大学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