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庭舞 《中文自修》2006,(12):18-21
弄堂、洋楼、石库门,是上海的风花雪月。我们已经习惯从张爱玲、王安忆的笔下去追寻老上海的种种风华:优雅、细腻,还透着一丝妩媚,一如江南人如水般灵动、婉约的心性。 胡同、宅门、四合院,同样的传统民居,老北京的城市建筑则是集合了北方的质朴与皇城的大气。两座截然不同的城市,自然各自蕴含着其独有的气质。作为上海人的我们,在对弄堂、石库门如数家珍的同时,对北京的胡同又有多少了解呢?课文《北京的胡同》以其温暖而感性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极富生活气息的“胡同印象”。相信在读完之后,你我都能从中找到熟悉而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属于城市、属于市井、属于过去。 探寻北京胡同之旅,让我们由此启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课文点睛]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是著名的法国文学研完专家柳鸣九先生所写的优美散文,作者以隽永、流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畅游了罗丹的雕塑世界,同时也更对其深层次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诠释与探讨。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不论它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最终想要传递的仍是艺术家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而罗丹也坚信:“艺术即感情”,他创作的那些饱含人类丰富情感的作品无一不印证了这一观念。从著名的雕塑《巴尔扎克》《行走的人》直到《思索者》《青铜时代》,虽然常常以残缺甚至丑陋的面貌示人。然而我们却不难从中体会到那强烈而真实的生命力,就好像是一个人在经历了无数岁月沉浮之后仍然奋力地生活、用力地呼吸着。 罗丹的雕塑颠覆了人们对美的传统定义,在他的作品里,饱含了人间的悲喜,爱恨以至于绝望、挣扎和备起,而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美。于是,如今让我们回过头去再去看他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也许此时对它的理解就全然不同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不仅给予了埃及人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地,更造就了灿烂辉煌的埃及文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后,亦不禁由衷感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抵达大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用他的话说,那是“慎终追远,不忘根本”。而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对于这个中国人的“根本”,是否在隔开了历史的久远之后,渐渐地对这个原本厚重的词语变得有些淡漠?也许。让我们回溯到四千年前,在神话传说中体味一下史诗般不可言喻的恢宏与沉重,回过头来再看“炎黄子孙”四个字,感觉就全然不同了。  相似文献   
5.
走近满族     
这个来自草原的民族,勇敢善战的天性,注定了她成为历史的缔造者的命运。努尔哈赤、多尔哀、玄烨、泓历……还有无数的八旗子弟,在这片壮丽富饶的土地上,不仅为满洲赢得了世代的荣耀,更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如今,那冷冽的铠甲、飞扬的战旗,以及奔马驰骋的沙场,一切都已随着时间的洪流重新归于沉寂。只留下我们,站在这片曾经上演了无数传奇的草原上,默默凭吊那个时代的辉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为明代小说联手打造出了一代“神魔盛世”;2001年香港无线的电视剧《封神榜》让很多人记住了陈浩民版的哪吒和温碧霞版的妲己;漫画家藤崎龙的《封神演义》屡次成为漫迷们Cosplay的对象;打开因特网,随便就能搜索到一长串有关单机游戏《封神演义》的图文攻略……跨越千年之后,当我们沉醉在那段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时,是否真正了解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历史真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关庭舞 《中文自修》2006,(11):22-24
尽管出生于烟花市井,可《鹿鼎记》中“不学有术”的韦小宝却时有惊人之语。从说书人那里学来的“鸟生鱼汤”,即为韦爵爷在康熙面前屡试不爽的奉承话。没读过书的韦小宝自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只知道皇帝“喝了这碗鱼汤”,必定龙颜大悦。当然,他更不知道“这碗鱼汤”其实说的是上古时代的四大名君:尧舜禹汤。[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课文点睛]耶稣的受难、犹大的背叛,这些圣经中的情节,在我们东方人的脑海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星半点的印记。但若要想借此来全方位鉴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这幅宗教韵味十足的作品,终究还是无法达到完全的明澈。然而,课文《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则成为了解读它的一道突破口。随着《达·芬奇密码》的走红,书中的密码之一:《最后的晚餐》在数百年之后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达·芬奇本人更是凭借着这本极具争议的小说重新又“火”了回来。只是这一次,在他的身上带着更多的疑问、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未知。不可否认,小说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