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课堂教学是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建构性,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实现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一般地,能够促进知识增值的课堂即为发展性课堂:一是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智力形成、发展的协调统一。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知识教学要促进德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升华为德性。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在其巨著《理想国》中对课程的认识论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实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构建了一个空前的、完整的课程体系。他的课程观对后世西方的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冯光丽 《文教资料》2010,(27):158-159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审视,并提出教学应回归教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它是学生未来可能的生活世界,同时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灵魂转向"的过程即认识影像、具体事物、数理学科到最后认识"善的理念"的过程为认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他的课程思想。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初等教育阶段开设音乐和体育,高等教育阶段开设数理学科(算术、几何、天文、声学)以及为"哲学王"的培养开设辩证法,并以启发和诱导方法实施课程的教学。他的这些观点对后世西方的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灵魂转向"的过程即认识影像、具体事物、数理学科到最后认识"善的理念"的过程为认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他的课程思想。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初等教育阶段开设音乐和体育,高等教育阶段开设数理学科(算术、几何、天文、声学)以及为"哲学王"的培养开设辩证法,并以启发和诱导方法实施课程的教学。他的这些观点对后世西方的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