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培养中学生地图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基础是“地图素养”,只有全面认识地图素养,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地理教学,进而极大地提高地理教学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地图素养的内涵和特点1.地图素养的内涵地图知识素养: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知识;知道地图的一般分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知识,了解现代地图知识等。地图能力素养:能够正确阅读地图和各种地理图表,正确地从地图或地理图表上获取…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了解南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冰雪覆盖的高原,冰雪气候;2运用地图说明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能在南极洲的空白图上填注三大洋的名称,提高运用极地地图辨别方向的能力;3理解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南极洲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2南极洲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教学难点】1南极洲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2运用极地地图辨别方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南极洲是世界第五大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15个中国,或37个日本。与其他大洲相比,它有许多独到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相似文献   
3.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步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基础是“地图素养”,只有全面认识地图素养,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地理教学,进而极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校本研训是推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研讨的实效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文化差异等特点,还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根据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校本研训.以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应该了解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农业、工业和交通情况,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大纲规定:乡土教材,均由县(市)教育部门制定、编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审定.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县(市),四川省约有30%的县(市)编写了乡土教材.纵观全国和我省编写的乡土地理教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各科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版国家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并将掀起一次重新学习课标、理解课标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郫县作为成都市管辖的20个县(区)之一,曾经在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目前,全县共有人口101万,其中公办学校25所,外来民工子女学校(非公有制,以下简称民办学校)11所,私立学校1所.本文试图以郫县为例,通过分析客观反映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区)初中地理师资队伍状况,为搞好县级区域地理教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强调课程对学校及地方的适应性.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四川省教育厅于2009年重新制定了《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在四川开发了“生活·生命与安全”、“家庭·社会与法制”、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