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一、落实的背景:顺应教学要求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占全部课文的60%,并配套《语文读本》,使人文性逐步回归中学语文教育,这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同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于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便成了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而高一学生,刚结束近十年的应试,距离下  相似文献   
2.
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时期.这一时期,许多欧洲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他们出于传布宗教的目的,以传播西方科技知识为手段来吸引中国人,取得中国人的信任,于是一些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传到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其中在地理学上,影响最大的当属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最先传到中国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见人教版义务教育中学教材《中国历史》170页).  相似文献   
3.
正一、以创意性导语,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1.诗歌导入法。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我以陆游的《书愤》为引语,使学生感受那种渴望失地却又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满腔爱国热情,为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设情境。2.故事导入法。课文中往往节选一些小说作为研习的文本,上课时以选入的文本为中心,联系前后内容系统地把情节交待一下,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读曹雪芹的《林黛玉进  相似文献   
4.
初中历史教材第二册有一幅《皇都积胜图》.原图全长6米左右,绢底着色.图右侧以篆字标有图名:“皇都积胜图”.图名左下侧以小楷字题有“怡怡堂主人”的署名.图名有明代礼部侍郎翁正春于万历己酉孟春(公元1609年正月)所作的跋文.跋文中称:“侍御惟良史公得一缥素,题曰皇都积胜,持以示予,命为纪之.”“侍御惟良史公”指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曾经做过监察御史的山西人史学迁,“惟良”是他的字,“怡怡堂”则是他的堂号.据此可知,史学迁是该图图名的题写者并是已知最早的持有者.另外,从图中出现的嘉靖年间修建的北京外城和跋文写作时间来看,该图当作于嘉靖末年到万历前期,这与史学迁的生活时代基本一致;据民国《翼城县志》人物传载,史学迁曾编过《四礼图》,说明他与绘画亦非无缘,因此他也有可能为该图作者.该图真实形象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北京城的繁华盛况.  相似文献   
5.
6.
对于色觉正常的人来说,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有少数人却不能正确地识别颜色,甚至于任何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灰蒙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这些内容将让你大致地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