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苏”的文章创作成就,学术界评论的甚多,他们的文章理论议者尚不多见。本文试就他们的文章理论浅议如次。“三苏”都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他们的文章理论,有共同之点,也有各自的看法。他们父子三人都重视“兴会”的作用,即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相似文献   
2.
我静静地站在宇宙中间,神从户、不妙可心游苍天。文忍涌来时的确.喜欢:蒙胧的感情越来越畅朗明显;我想要描写的事物,一一清晰地争涌心田。尽情地倾吐从“百家”吸取的精髓,仔细地品味那“六经”中的芳菲,神驰天河呵悠然泳游,又沉入九泉怡然巡回。文辞艰涩时事事不遂:想遣词造句难得拒规,有咬。期待那游鱼街钩,那鱼儿却潜入深深的渊邃,文辞丰茂时情景不同:联翩的词藻有如泉涌;它好比中箭的飞鸟,刹那间坠落于高高的‘云空。 龙一于是收揽百泄吟失的遗文,采摘十载遗留的佳韵,已开的朝花定要裤弃;含艺的晚蕾着意掬亲。古往今来观察用心《文斌》…  相似文献   
3.
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瑞安的胜迹——仙岩山的梅雨潭汪汪一碧的优美图,如悬面前。一种凉丝丝绿茵茵温润如玉的柔美之感,沁人心脾,悦人耳目。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无论诗歌、散文,在语言的锤炼上都很有功力。他的散文语言既有琅琅上口娓娓动听的音乐之美,又有着意从提炼口语中琢磨出来的,无比生动,具体、细腻朴实的形象之美。朱先生的散文还巧于布局,中心突出,层次井然,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4.
文风漫议     
关于文风的涵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文风是“文章的风格”。有的说,文风是“文章和说话的风格和风尚”。有的说,“文风就是文章的作风”。还有的说,“文风是人们的思想作风在文章中的表现”。仅就以上四种解释看,我们认为都不够恰切。文风的确切涵义,应该是作者的思想、作风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风貌或风尚。它通常是在一个时代一群作家的写作上体现出来的。(当然,个人的文章也可以显示他的文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虽是两个流派,但二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下面试以我国几位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例,谈点粗浅的看法。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楚怀王被秦扣留、囚禁,后又死在秦国;顷襄王被内奸包围,听信谗言,一直受秦的欺凌,处于屈辱的地位。屈原对此深为愤慨,屡进忠言,反被诬陷。他在《离骚》中对这种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  相似文献   
6.
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应(王易)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评论陈琳,刘桢、王粲等人的作品时说:孔璋(陈琳)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刘桢)有逸气,但未道耳。……仲  相似文献   
7.
(一) 庾信老年的诗文,凌云健笔、意境开阔,更加成熟。有人竟对他的作品评头品足, 只怪他们对前贤品格的认识极其模糊。他对这帮后生还有什么畏惧? (二) 须知“四杰”诗风仍染初唐风尚, 对六朝的华靡余习还没有彻底扫荡。有人仍然讥笑他们为文“轻薄”,殊不知讥笑者早已被人遗忘。而“四杰”的诗文仍如长江大河奔流荡漾。  相似文献   
8.
关于诗的风格的论述,最早当推《诗经·大雅·烝民》末章中的诗句: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穆如清风”这句诗,是周宣王时的贤臣、诗人尹吉甫为樊侯仲山甫送别的赠诗。意思是说诗的和美风格犹如那化育万物的清风。 《论语·八佾》篇也有关于作品风格的评论:“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汉代以后,特别是魏晋六朝,关于文章风格的论述就更多更精了。晋代葛洪是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早的议论文章是《易传》。它的文辞已经不是卜辞、卦爻辞那样简短的片断文辞,而是已有严密的推理和完整的结构了。有的段落有头有尾,有条有理,前后照应,谋篇相当完整,可以独立成篇。《系辞》是《易传》诸篇的代表,它代表了《易传》之文的突出的特征。阮元把《易传》中的《文言》视为“万世文章之祖”,他特别注意到其中“奇偶相生,音韵相和”的艺术特征。但内容仍较简单。 老子、庄周的著作是谈玄论道之文。《老子》是  相似文献   
10.
自魏晋南北朝直到五代,华而骈偶的文风盛行。宋初,柳开、穆修、王禹偁等虽然倡导古文(主要是散文),但因他们的写作并没有显著成就,对纠正五代的骈偶文风也就没有起到摧廓作用。 宋代古文的复兴,由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继承唐代韩、柳提倡恢复古文的业绩,用他的写作实绩,才显示出古文复兴的成就。欧阳修的复古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吴充秀才书》、《送徐无党南归序》、《论尹师鲁墓志》和《与杜訢论祁公墓志书》等文中。他的理论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