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曲调创始于陈后主。从诗题看,它和宫体诗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是它却突破了宫体诗的内容和风格,初步洗净了宫体诗的浓脂腻粉。作者以春江月夜为背景,用清新流丽的语言,细致、形象地描绘了人类共同的相思离别之情,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十分真挚动人,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我认为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语文课的“工具性”认识不足,强调不够,抓得不力.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是学习一切文化科学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应该让学生牢牢掌握它,运用它.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不少同志仍然习惯于把主要精力用之于所谓课文分析上,有的也讲生字、生词,但只不过是为了给分析课文“扫清障碍”.教师是这样教,结果学生也是“得鱼忘筌”.《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用这样的联合比喻来比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很有相似的地方.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只记得大致的思想内容,而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被丢掉了,这岂不是“得鱼忘筌”?鱼是由于“筌”而得到的,丢掉了捕鱼的工具——筌,怎么会得到鱼呢?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由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表达出来的,丢掉了这种“工具”,怎么会真正理解掌握思想内容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两句诗,直接关系到《伐檀》的主题思想。解放后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和《诗经》选本,都把这两句解释为讽刺反语,翻译为“你们那些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这种解释和翻译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一、错简的文字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屈原作传的人,他写的《屈原列传》,为研究屈原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传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叙述不够明白。有人认为这是司马迁对史实考究不详或文字粗疏所致,我看不一定是这样。司马迁父子相继为太史令,因此能“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掌握丰富的材料。他又游历名山大川,详察细访,使材料更趋真实可  相似文献   
5.
张志和《渔歌子》的词牌,应为《渔父》或《渔歌》,而非《渔歌子》。张志和的词作,唐人均称《渔父》或《渔歌》,未尝有称《渔歌子》的。《太平广记》卷二十七引《续仙传》云:“颜真卿为湖州刺史,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西塞山前’云云。真卿与陆鸿浙、徐志衡、李成矩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