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诗歌鉴赏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第一,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分析作品的语言是进行诗歌鉴赏的首要环节,正由于如此,在江苏13个大市乃至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针对诗歌鉴赏题语言特点的考查试题就相对多了一些。比如2005年无锡市中考题第4题的A和B两个选项就是考查诗歌语言方面的特色,再如2005年苏州市第12题同样是考查诗歌语言方面的特点,另外像 2005年沈阳市的第8题,2005年哈尔滨  相似文献   
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个性的体现。“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情感.常写观察日记。常读那些人文性较强的时事文章。因为那里面有作者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我想,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感动阅卷老师.无疑这一切.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储备超越忠告史忠学一、听的功夫从每年的《考试大纲》下发,到高考期间的三个月,老师讲折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肯定是围绕《考试大纲》不厌其烦地说明知识点。就像文章的关键词一样,学生听得烦了,老师讲得更是烦了。但是俗语说的好:“淹死的是会水的。”所以学生还是应该认真领会老师所讲的每个知识点,切不可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4.
题型类说2001年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道:"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文学素养。"这就意味着熟记广为传诵的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既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归纳、联想能力的体现,因此,多年来,背诵默写内容一直受到广泛地重视,甚至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综合2004、2005年全国各地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寄语”既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各方面表现的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起着引导学生进步的作用。传统的“教师寄语”常常是“优点 缺点 希望”的“三段论式”,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起到教育指导作用。那些对学生有实质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