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模式”二字,有人可能认为它是僵化的东西,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妥当的。根据系统论中事物的有序原理,模式总是要有的,教学不可能是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进行,科学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只是不要把模式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当一种模式不再适应实践的时候,就要创立一种新的模式来取代它。  相似文献   
2.
《炳烛而学》(不同选者拟有不同的题目)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是广大中学师生所熟悉的一个文言片段。文段中的"烛"字一般都解作"蜡烛",如在中学语文界有很大影响的《中学文言文助读》(杨振中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就是如此解释的。笔者教初中语文20多年,这个片段给学生讲过多次,也都是依据资料上解释,讲作"蜡烛"。  相似文献   
3.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虚词“之”用法中的一个入难点,学生不容易搞明白。如“两狼之并驱如故”,学生就非常困惑:这个“之”是怎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看来有必要对这一难点,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实例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提高教师的古代汉语水平。例如《曹刿论战》中的“情”字(原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教材解释为“以实情判断”,这种解释使文章前后矛盾。如果教师有一定的训诂修养,就不会被教材的误注所迷惑。  相似文献   
5.
学习《木兰诗》一课,有的同学对诗中的“黑山”发生了兴趣,不满足于课本的解释,问黑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叫做“黑山”是不是因为山的颜色是黑色的等等。这是笔者所没料到的,备课时没有准备。  相似文献   
6.
农村学校不少语文教师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观念陈旧、封闭,突出表现在:一篇课文只有一个中心意思,不符合教参答案的就要判错,对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很不适应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非常开放的。课堂上是学生解读课文,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教师不能再像传统教学那样,以教参为准绳,串讲课文,做统一的标准化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应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课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理解只要是以课文内容出发,言之成理、有据,不是牵强附会,风马牛不相及,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例…  相似文献   
7.
回想新课改以前,语文课大都有一个“形成性测试”,亦即“达标测试”,它是对课堂效果的直接检验。课改后的语文课大都没有了这一环节,热闹、精彩就是好课,反之,就是不好的课。某地区有一堂公开课,执教者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展开对抗赛。双方生龙活虎,争相斗胜,课堂可谓热闹,精彩。但效果如何呢?有关人员随即对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大大出人意料:全班学生几乎没有通过“达标测试“的。倘若不测试的话,这堂课无疑会被认为是一堂体现新教学理念的好课,我们就会被课堂的表面形式所迷惑,对其津津乐道,而不知其真实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8.
旺峡》(人教版初语第三册)有这样一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句中的“以”字课本无注,从一般的古汉语字典中也查不到相应的义项,故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避而不讲。那么,这个“以”字究竟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备课偶有自己的心得,现汇集于此,以就教于大家。一、庄公有无优点过去讲《曹刿论战》,大都把庄公讲成一个反面形象,这是不妥当的。笔者觉得在这篇课文当中,庄公虽然有“鄙”的一面,但基本上还是一个正面形象,他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10.
到底中心论点是什么? 人教版教参(九年级下册)在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时,认为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在总结课后习题答案时却又说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那么,到底中心论点是什么呢?下面不妨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