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释“足用”     
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课本注:[足用]物资充足。用,器用,物资。这个注欠妥。“兵精足用”宜释为“部队精锐而足够用”。如注,暗中改变了词序:足用→用足→物资充足。但词序的任意改  相似文献   
2.
一、从容“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从容”是什么意思?课本未注,也许是以为能够见词明义。事实上我们也看到,有的文章就是按照“从容”的常用义来解释它的。《古今汉语同形词教学》(见《中学语文教学》八一年第二期)中说,这个“从容”是形容没有纨绔子弟奔走权贵之门与豪华场所的那种匆忙。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暴露(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有人认为这个“暴露”是“指冬天在风雪中生活”。(《古代文选讲》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年版一四二页)其实“暴露”并不专指“在风雪中生活”。成语有“日晒夜露”,《劝学》有“虽有搞暴不复挺”,“暴”即日晒。“露”这里用为动词,即沾露,指夜晚被露沾湿。合起来就是日夜在露天之下的意思。这和上文“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的“不暴露”形成对照。  相似文献   
4.
常听到有人说,教文言文,重点是字词句,至于“写作特点和思想内容,只要略加提示即可。”笔者曾听过一次《陋室铭》的公开课,教者大讲字词句,对作品的内容一言蔽之曰“情调消极”。可见这种“略加提示法”还颇为流行.这种方法是否坚持了“文道统一”的原则,是否有利于教书育人,我颇有些怀疑. 文言作品由于时代的阶级的局限,其中确实会  相似文献   
5.
也谈“足用”江苏宜兴市周铁中学吴凉玉“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赤壁之战》,中学语文课本原注:“用,器用、物资。”修订本改为:“足用,足够使用。”于是有了张日铣同志的商榷,认为原注好,不应改(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11期《古义注释商榷三则》)。本...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言文,常碰到一些词语,很难确定其意义。下面分项举隅,谈谈推断词义的一般常识。一、分析词语的对应关系词不离句。当我们注意词语间的联系时,往往发现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或上下相对,或前后相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