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夯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内在联系每年高考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无论高考试题的情境和问题设计怎样翻新,总可以在所学知识中找到与之建立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相关内容。复习中首先应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弄清、弄透基本原理与规律,注重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将着眼点放在其迁移应用上,而不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过多的深化拓展。就知识掌握而言,追求深难而忽略基  相似文献   
2.
吴昭洪  梁忠  吴琼 《考试周刊》2010,(22):218-219
自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推行“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也叫“35+10”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自推行新教学模式以来,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课堂展示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双色笔纠错成为学生学习的落实手段,自主、团队、合作、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特色,教师通过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丰富的学科知识运用经验为学生的课堂展示作好点拨和引领。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80°22′S、77°21′11″E)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  相似文献   
4.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课标解读]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了解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作为开篇。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  相似文献   
6.
一、体现素质教育,具有导向性 2008年高考是在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新举措,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试题着力反映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考查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还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标准要求 1.课程标准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应明确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条件、交通条件、人地比例等)以及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