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读《非智力因素理论果真漏洞百出、悖于心理事实吗?》想到的几点─—再评非智力因素理论周作云,吴天武,蒋崇才燕国材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非智力因素理论果真漏洞百出、悖于心理事实吗?》的文章(《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第四期。简称“燕文”。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下简称“新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目的,据说是:“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学校教育中的主体究竟是谁?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些同志主张‘双主体’论,即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而且这两个主体还可以轮流‘执政’,是谓‘轮流主体’论。……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唯一主体,‘双主体’论或‘轮流主体’论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混淆了主体与作用的界限,似乎承认谁是主体,就是肯定谁的作用大。其实不然,承认学生是主体,并未否认教师的作用,反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主体结构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3.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是传统“三分法”不合辩证法的表现周作云,吴天武,蒋崇才为什么会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燕国材在《再谈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3期)中讲得清楚:“在学校教育中,为了充分...  相似文献   
4.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素质教育”●周作云李明刚“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一到底什么叫“素质”?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①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  相似文献   
5.
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内容”和“心理形式”的对立统一,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内容,也研究人的心理形式。那种认为心理学只关注心理形式而不关注心理内容的观点,既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内容与形式之关系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人的心理活动事实。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全面发展教育———读《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想到的几个问题周作云蒋崇才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如何?许多论述素质教育的文章都要提到。燕国材在其《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4期。下简称《研究》)一文中认为素质教...  相似文献   
7.
读《非智力因素理论对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贡献》想到的几个问题──三评非智力因素理论周作云,蒋崇才,吴天武一颜世富同志在其《非智力因素理论对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贡献》(《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4期,(下简称《贡献》)一文中断定:1、认为"非智力因素理论"...  相似文献   
8.
初一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衔接的教学阶段,是整个初中学习语文的开始。初一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初一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衔接的教学阶段,是整个初中学习语文的开始.初一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对情绪智力的商榷》之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力不是认知结构。情感与认识的关系,不能笼统地说成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情感智力不是情绪过程和认识过程的概括。情感智力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现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