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话题其实源于"亲近母语"课题组的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现象,一边是教师知识性讲解过多,一边是教师讲述能力的退化。应该说,讲解和讲述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同为诠释,一个指向的是封闭、标准的答案,一个指向的则是开放、有意义的空间。儿童喜爱故事。把儿童引进语文的世界,引进书籍的世界,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故事的讲述。从某种程度上说,好的语文启蒙教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集中体现在对故事、画面的讲述上。而图画书是锻炼教师讲述能力的合适载体。怎样提高教师的讲述能力?如何帮助教师讲出好的故事?如何讲出图画的话外之音?怎么在讲述中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贴近学生的听觉习惯?怎么在画面、场景的组合中创造性地把想象力释放出来?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2.
班级读书会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阅读的一种好形式。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孩子们阅读的质和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只是这样一种课程形态在语文课程内,特别是在校内语文课程体系中没有应有的位置,于是我就开始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反思,难道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也只应该讲授教科书吗?  相似文献   
3.
很多研究表明,阅读是一个人的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思想更加深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陆的儿童阅读推广还处于初始阶段。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的略读,也就是更为广泛的阅读指导不够。儿童阅读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教育界对阅读的研究和重视,更依赖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和探索。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呢?组织班级读书会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一、什么叫班级读书会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 这是一本关于一棵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一棵苹果树把男孩看成了自己的玩伴儿,男孩儿爬树、采集树叶、吃树上的苹果、在树阴下乘凉、在树干上荡秋千……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汇聚成了大树心底里流淌着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纷纷发起了阅读运动。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亲近母语”实验,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理念,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以建设优质保量的儿童阅读课程为目标,以建设书香校园为重点,率先在扬州的实验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全方位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在全国形成了较大影响。本期我们刊发了“亲近母语”课题的一组文章,从课题介绍、教材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等方面展示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所做的一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和儿童阅读教育是语文课改的重要内容,希望我们编发的这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看到《松鼠先生和月亮》是在一个晚上。儿子已入睡,我翻开书,倚在床上。看着看着,我实在是忍不住——笑了。赶紧捂住合不拢的嘴巴,生怕惊醒了儿子。一本好玩的书。 决定给孩子们读这本图画书了。我又把书翻过来,翻过去,就这样前前后后不知又读过了多少回。真是一本好玩的书。 把快乐传达给孩子们吧,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7.
8.
初识周信东老师,是在为江苏省扬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招兵买马之际。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刘咏春主任热情推荐了他,我相信刘主任的眼光。  相似文献   
9.
10.
读国外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总是羡慕外国的孩子,不必拘泥于课堂,不被分数所束缚,可以大胆地向老师的某种论断说“不”;也羡慕国外的教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教学模式,不必为学生分数的高低而担忧。他们的教育总是在一种看起来漫不经意中完成,而作为这种方式的主体——教师和孩子,似乎总显得那样轻松和愉悦。于是,我们渴望: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也能达到如此境界?早在1995年,江苏省扬州市双桥实验小学就开始了课程改革的实验。他们依托本地维扬文化,把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课程体系中。于是,孩子们走出了校园,穿梭在扬城的大街小巷。一座小桥、一间茶室都成了他们学习的课堂;一个牌匾、一块石碑都成了他们的教科书。从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中,从他们汲取知识的喜悦中,我们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