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终于尘埃落定,对于初赛试题,参赛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得分也比往年低得多。今年是竞赛大纲修订后实施的第一年,试题对以后的命题和备考有导向作用。笔者感觉到相对于往年,有些题难度可能一下太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例如需要学生用文字说明热电效应现象,需用MO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材因缺乏直观的实验演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教师教时也感到缺乏说服力.若能补充下述两则实验,通过实验来说明浓度、温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浙江省自主命题始,三年以来,理综试卷化学实验内容逐年递增。备考2011年高考过程中,广大师生在研究前两年试题的基础上,普遍加强了对实验部分的复习。但是看到2011年真题,实验部分的比重还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试题中8、10、13三个小题,26、28两个大题都与实验有关,涉及实验原理的深度解析、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实验  相似文献   
4.
第8题解析:8-1略8-2β-紫罗兰酮的不饱和度是4,C既是它的同分异构体,又是芳香化合物,那么C除了苯环外没有不饱和键,也没有环。C有O元素,又能够催化氢解,它是醚的可能性很高。C只含有一个O,催化氢解生成的物质D要么是烃,要么就是醇(酚),但是因为D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只好是烃。只有一种H原子的芳香烃,最简单的就是苯环,但是不符合要  相似文献   
5.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其中全国理综卷Ⅰ的第27题和全国理综卷Ⅱ的第27题设计风格十分相似,均为由果索因,鉴别物质,两者具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否进行?向哪个方向进行?能达到什么程度?反应的最大限度在哪里?这些问题是实验室及化工生产中需要明确的,也是我们复习备考过程中应予以深入理解并重点把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节教材因缺乏直观的实验演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教师教时也感到缺乏说服力。若能补充下述两则实验,通过实验来说明浓度、温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1仪器和药品6V直流电源、演示电流计(G表)、10Ω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铁架台、铁夹、长颈漏斗、自制电极(两根漆包线)、双孔橡皮塞、大试管、洗瓶、酒精灯、大烧杯、冰醋酸、蒸馏水2实验装置图423仪器装配说明图1实验装置a.此实验过程中电流变化较小,中学物理实验室常用的灵敏电流计(演示用)还不够“灵敏”,故特地给G表并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相似文献   
8.
喷泉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在实验室中 ,利用气体和溶剂的某种性质 ,在一特定装置中 ,也能模拟自然界的现象 ,形成美丽的喷泉。1 探讨喷泉形成的原因1.1 总结回顾高中化学课堂上分别用氯化氢和氨气做过的两次喷泉实验 ,不难总结出用该装置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只要从滴管挤入的液体或溶液 ,能将烧瓶内的气体大量溶解或与之反应 ,使烧瓶内气体大量减少 ,造成烧瓶内处于低压状态 ,此时打开弹簧止水夹 ,烧杯内的液体或溶液将受大气压的影响迅速涌入烧瓶内 ,形成美丽的喷泉。例 1:(1994年上海高考题第 9小题 )都能用图 1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  相似文献   
9.
廖旭杲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4):137-141+145
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得到预期结果,化学实验的成功离不开多种条件的调控,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反应条件意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实验原理和操作细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  相似文献   
10.
《动物世界》里,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猎物前总是身体先向后撤退,然后再猛扑过去.当我们要越过宽沟高坎时,也总是先向后退几步,再向前小跑,一跃而过.为什么要后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军事上同样有“以退为进”的谋略:当对手十分强大,你束手无策时,此时你不妨退避三舍,避其锋芒,以退为进,伺机反攻,说不定能败中取胜,力拨头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