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院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如何理解和实现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理想呢?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书记张文显教授结合我国高校实际,运用哲学、法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从一个实践者和理论家的角度给我们阐释了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推进依法治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联系高校管理工作实际,必须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治校方略和管理模式最能够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建设先进文化,有利于表达和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思考和回答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高等学校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就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依靠教师和管理人员,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整合管理资源,处理学校各种公共事务和对外关系,维…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能力 阔步走向新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历史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并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创新成为经济的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应该是全民的,终生的能力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依靠创新教育,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实现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时代是需要理论创新的时代.也是理论能够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必然产生的社会意识和动力。在所有的理论创新中。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被人们所强调。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吉林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探索,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引起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这部章程以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作为立法依据.认真总结和吸纳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成果。借鉴了境外大学章程的有益成分,同时着重总结和升华了我们立足本校校情探索现代大学精神,进行制度改革和创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为发展校办产业开辟了广阔前景张文显,张增林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也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也为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 ,我们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法学界都有相当影响的学术群体。“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教材编写组就是以这支队伍为骨干力量的。其中既有学术造诣精深、为人为学人皆称颂的老专家 ,又有富有创新精神、治学严谨、笔耕不辍的中青年学者19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88年我主编了第一本教材《法的一般理论》。以后 ,作为副主编参与过沈宗灵教授主编的教育部“八五”规划重点教材 ,主编过司法部“九五”规划重点教材。这一次受教育部的委托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在编写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和部署集中在第八部分,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节,在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也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推进合并高校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 感到“实质性融合”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因此方向不够明 确,工作着力点不够准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吉林大学的实际,认为“和谐 吉大”这个概念比“实质性融合”更为清晰,更富有积极 意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着力点。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 实践,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及其内涵的认识越 来越清晰,信念、信心和目标更加坚定。如果借用“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概念系统表述,可以说,“建设高水平研 究型大学”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则是我们的“社会发展目标”。根据我们的认识和体验, 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基础主要应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古即有“天人合一”、“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几千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