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省上虞县下管西堂人。一九二一年高小毕业,从族兄读书习文,开始接触鲁迅作品,受到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熏陶。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五年任小学教员。曾加入进步团体“青年协进社”,并在该社主办的《上虞声》报上发表文章。一九二六年任共产党领导的上虞县国民党党部宣传干事,负责编辑革命刊物《南针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仍坚持革命活动,主编秘密报纸《石榴》,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逃亡上海,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年在上海劳动大学中学部学习,自修了法、日、英文和世界语,广泛阅读社会科学和文艺书籍,关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毕业后,赴  相似文献   
2.
3.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一贯以细腻的美,谨严的美,和谐的美著称。其和谐的美主要表现在多种色彩与多种情调的和谐和统一上。朱自清散文是凭借什么来表现这些色彩和情调的呢?就修辞手段来说,我以为除了运用新颖、奇特而富于美感的比喻、比拟外,就是运用大量的叠音词。 朱启清的散文几乎每篇都可找到一定数量的叠词,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千把字的《荷塘月色》竟用了三十多个叠词,只六七百字的《春》也有近二十个。甚至标题也用叠音词,如《匆匆》。  相似文献   
4.
5.
鲁迅杂文派形成于30年代初。这一创作群体的形成与当时政治斗争的僵持状态、杂文热的兴起及其成员的人生信仰、志向的选择密切相关。他们的杂文表现出对现实反映和风格追求的趋同性,注重政治效应,充满抗辩色彩,效仿鲁迅笔法,他们从不同角度师承了鲁迅杂文尖锐泼辣的笔锋,含蓄、凝炼、绚丽的诗风,纵意而谈、洒脱自如的文风,同时,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6.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源于鲁迅<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对拜伦在对待希腊国民情感态度上的评价,也是鲁迅对下层民众的情感态度."怒其不争"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鲁迅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和鲜明个性的体现,表现出他对不幸民众乃至国家和民族的终极关怀.在鲁迅的文本里,"奴隶"是指受异族或同族统治阶级迫害和奴役的劳苦大众及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改名作人,字启明,号知堂,是鲁迅的二弟。一九○一年赴南京水师学堂读书。一九○六年去日本留学。一九一一年回国在绍兴任中学教员。一九一七年去北京任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编纂员,后被聘为该校文科教员。周作人是从翻译和评介外国文艺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日本热心于介绍俄国及东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与鲁迅合译了《域外小说集》,还翻译了波兰显克微支、俄国珂罗连柯、匈牙利育珂摩耳等人的作品。其间,深受外国文艺以个性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论文《人的  相似文献   
8.
巴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位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他的优秀作品,在民主革命时期,放出异样光彩,直至今日,仍拥有广大读者群。这一惹人注目的现象,促使人们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重新作出评价。文革期间,由于“左”倾路线影响,曾对巴金的思想作了错误批判,给他戴上了无政府主义者的帽子。事实证明,巴金不是无政府主义者,而是革命民主主义者。本文试对巴金革命  相似文献   
9.
上海“孤岛”时期的散文续说张桂年记得曾经在《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中写过一篇《上海“孤岛”时期的散文》的文章,现觉言犹未尽,故作此篇。著名散文家柯灵曾经说过:“思想领域没有真空,感情领域没有真空,人民的心没有真空,表达...  相似文献   
10.
各种文体的产生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它是随着政治经济、文艺创作和写作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文艺评论文体是由学术论文派生出来的。论说文的正式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较记事文、史传文晚。语录体的《论语》是论说文的滥觞和锥型。它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更无论证。只言其然,不言其所以然。如,“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只指出诗的社会作用,并没作进一步阐述和例证。直到《墨子》的出现才使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