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综合英语课由传统的“精读课”演变而成,是外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主课,所占的学时最多.这门课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各种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实际操练.它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实际的训练和知识的讲解是围绕课文进行的,所以又称之为,读本课.  相似文献   
2.
以武夷岩茶肉桂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焙处理,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因素对茶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烘焙能够去除茶叶的青味和杂味,提高茶叶香气,降低茶叶青涩味,改善茶叶滋味;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均是呈下降的趋势;茶黄素、茶红素、茶褐色呈上升趋势。130℃烘焙5h的武夷岩茶肉桂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对于茶园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有很大促进作用。阐述了如何应用IPM技术促进政和工夫GAP茶园建设,使政和工夫红茶的清洁化生产技术更加深入,使茶叶农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促进政和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闽北茶区的水仙、肉桂、梅占夏署季节茶鲜叶为原料,分析了三个品种夏暑乌龙茶的品质特征及其生化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有效利用夏暑茶资源和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夏暑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较丰富,品种间各生化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品种各生化成分减少或增加的幅度不同;毛茶感官审评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肉桂(86.38)>梅占(82.48)>水仙(82.20),其中肉桂具有较好的乌龙茶品质特征,且与梅占、水仙的品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红曲霉发酵酿造茶酒的原料中添加制茶下脚料,实验对比测定了发酵前后各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物料中各营养含量分别为,总糖(302.2±3.29) mg/g,还原糖(126.3±7.46)mg/g,多糖(175.9±9.05) mg/g,粗纤维27.1%,氮(40.64±1.06) mg/g,游离氨基酸(47.04±0.75) mg/g。发酵后物料中总糖(199.1±1.64) mg/g,还原糖(29.07±0.34) mg/g,多糖(170.0±1.30) mg/g,粗纤维18.8%,氮(37.02±0.86) mg/g,游离氨基酸为0 mg/g。发酵前后物料总重量利用率39.4%,各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分别为总糖60.06%,还原糖86.01%、多糖3.35%、粗纤维30.62%、氮8.91%、氨基酸为100%。发酵茶酒的酒精度达到13%。  相似文献   
6.
以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为试材,以铁观音品种茶树鲜叶为对照(CK),研究了采摘标准和做青强度对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摘标准的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以小开面最丰富,中开面次之、大开面最差;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有所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持续减少,做青强度越大减少幅度越大,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增减变化还与鲜叶原料有关。各处理之间成茶感观品质差异显著,所有处理除了小开面重做青茶样与CK品质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与CK差异显著。还提出了利用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进行乌龙茶加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