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一位教师的参赛设计,探讨了在制定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导向作用及设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说明如何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进行《电阻定律》的教学设计,为物理规律的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伏安法测电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高频点,其中有一类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能根据仪器的测量原理,“活”用器材设计电路、测量电阻。现举例说明,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好像完全不受重力似的。这是一个教学难点。为此,设计了很多实验。但要么现象不显著,水花四溅、难辨真假;要么准备繁琐、操作复杂。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它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现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自由落体运动应该是简单的"认识基础上,伽俐略猜想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v有v∝x和v∝t两种可能。伽俐略后来发现,如果v与x正比,将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因此,v∝x这种猜想是不可行的。但究竟得出什么样的"荒谬的结论"?课本、教参都没有加以说明,教师、学生也就不得其解,只能"人云亦云"。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x—v,图像来说明这一点,效果不错。现予以说明,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连之 《物理教师》2009,30(8):34-34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第42页有这样一道题.“通过布制的伞面能看得见纱线间的缝隙,但是伞面不漏水,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曲线运动的条件两个演示实验时,由于桌面不够水平,实验效果差,配套的轨道难以寻找,墨水四溅、不够清洁等原因,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做这两个实验。对此,可以采用自制调平螺丝、刻制曲线轨道、换用水写纸等措施对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增强师生的实验兴趣。  相似文献   
8.
火箭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也就是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喷气速度 ,二是质量比 (火箭开始起飞时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之比 ) .喷气速度越快 ,质量比越大 ,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越大 .大多数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接受了这一观点 ,但仍半信半疑 ,特别是对于质量比这一因素的理解 ,更是模糊不清 .为了解开学生这个疑团 ,建立感性认知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两个小实验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一 用“火箭筒”演示火箭的最终速度与喷气速度有关拿两个空摩丝瓶 ,在其底部用锥子各锥一个孔 (较大 ) ,这样就制成了简易的火箭筒 .如图 1所示 ,在铁支架的立柱顶端装上顶轴 ,在旋转臂的两侧各装一只火箭筒 ,再把旋转臂放在顶轴上 ,给火箭筒内注入 4m L的酒精 ,并在火箭筒下方的棉球上滴少量酒精 .点燃酒精棉球 ,片刻 ,火箭筒内的酒精蒸气从尾孔中喷出 ,并被点燃 .这时可以看到火箭旋转起来 (较慢 ) ,带着长长的火舌 ,并伴随着“呼呼”的声响 .再拿两个空摩丝瓶 ,用小号缝衣针各钻一个小洞 (较小 ) ,重复上述实验 ,可见火箭旋转较快 ,喷气声响增大 .由理论分析可知 ...  相似文献   
9.
全国各地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创建完成后实验室“焕然一新”,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如何打造高效实验课堂呢?笔者以参与“磨课”的一节省优质课为例,从五个方面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张连之 《物理教师》2010,31(10):59-6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10物理科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