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胡适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经济状况以及杜威实用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他的职业教育思想重视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认为职业教育有系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以个人兴趣为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可以与胡适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教育过度产生的制度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使得人才供求出现了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过度。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实质是高等教育政治属性的强化,而它的政治属性实施来源于制度安排。因此,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探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教育过度的制度障碍、制度供给不足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德育是一种知性教育,其割裂了道德内在与外在结构的联系性.为摆脱现代德育的困境,需要通过体验道德教育、情景道德教育、生活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完成隐性道德知识与显性道德知识之间的转化,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学生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源,学生在自己隐性知识的基础上,默会的理解、吸收、深化显性知识同时达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如何生成、获得的,如何实现知识类型的转化,以及该如何创造条件便于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李家成认为,我国当代学校教育正在走向一种"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生活对个体生存方式形成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对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影响是整体性的[1]。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注重人的生命的珍存,注重生命价值的升华,注重实现生命的价值,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6.
张香敏 《考试周刊》2013,(28):90-90
<正>学生是未来国家和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故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好"思维的体操课——数学"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利用数学课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一、注重培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怀疑感",它是对现有理论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  相似文献   
7.
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种种困难,比如学生的厌学等,这都严重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了教学进程。面对着教学上存在的阻力,教师要想让小学数学课顺利地并且有效地开展,就必须看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敢于承认自身教学中的缺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取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公民的基本能力。从信息素养的五个构成部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信息安全)对某校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经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有待提高;文科大学生信息意识强于理科大学生;男生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显著高于女生;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总体上普遍好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高师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与职业倾向的相关性,本文采用自编择业意向问卷及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某高师院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和职业倾向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三个方向存在差异;2.男生更多地属于事业型,而女生更多地属于艺术型和常规型;3.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常规型,来自城市的毕业生在艺术型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4.理科生更多地属于调查型,而文科生更多地属于常规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环境建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科学主义、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阻力.笔者在分析原因之后,从舆论宣传、制度保障、课程开发三个方面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