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26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在教师读懂文本、研究透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好文本,掌握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法,在积累的同时,学习运用,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如此日复一日地训练,最终才能做到“有语言可用,有好的语言可用,并熟练掌握正确运用语言的方法”,也仅有如此,语用目标才能得以落实.那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语用能力的培养呢?下面,我谈两点自己粗浅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张香芝 《学周刊C版》2019,(1):120-121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实效,从而得到长远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与否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些标准概括起来有4个方面:第一是智力正常。一个先天有智力缺陷的人,就不可能说他心理健康,因为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先决条件。第二是人际关系和谐。有学者认为,心理是否健康,可用人际关系来衡量。第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比如说,某人在一个单位工作很不适应,换了一个单位,仍然如此,换来换去总不理想,他常觉得怀才不遇,以致憔悴不堪。像这个人,就可以说他社会适应能力差,有心理障碍。第四是个性品德良好。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加大,每个社会人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作为社会关注焦点的教育界,更是承受着压力的重中之重。人们在健康方面多偏重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少提及教师的心理健康。其实,教师是承受教育体制、社会舆论压力的主要载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份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调查测验,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48%!小崔老师,刚40岁,于5年前调入某高中任教。由于有极深的理论功底,加上15年的教学经历,一次次的成功、荣誉使她自信、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