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彭润润 《海外英语》2013,(8X):196-197
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在她的《大披巾》中,描写了故事主人公罗莎在纳粹的刀枪下,面对自己奄奄一息已入狼口的女儿玛格达,徘徊在要不要去救玛格达的伦理困境中。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罗莎的伦理秩序被打破,伦理混乱引起的伦理两难使她的心灵备受煎熬,但是最终她的伦理秩序得到了重构,在那样的伦理环境当中她选择了保全自己。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可以得到结论,罗莎的选择是理性的,她也不失为一个好母亲。  相似文献   
2.
多丽丝·莱辛善于用她敏锐的观察和有力的笔触揭示处于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和境遇,她的人道主义关怀指向了女性、有色人种、老人等其他的弱者身上。批评者们大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多丽丝·莱辛的著名短篇小说《屋顶丽人》,而故事所反映的阶级矛盾也在行文的字里行间有大量的体现。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以《屋顶丽人》中作者运用的对比和象征手法为突破口,来探讨莱辛为底层阶级追求平等所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