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子:西部的意义徐兆寿:朱老师好!在今年8月进行的上海书展上,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感谢您对我的新书《荒原问道》的肯定。当然我有一个演讲稿,名为《西部的意义》,1000多字。大致的内容是中国的西部是古代中国求法之地,可以上溯至周穆王,那时开启的玉石之路,但事实上那时已经有了黄帝向西方世界的广成子等问道的精神之路;汉武帝开启的是丝绸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土人士向西求法之路,这一次是向佛教学习。同样,自汉开始,也有  相似文献   
2.
非常日记     
笑茵告诉余伟一件奇怪的事。他们女生楼最近连连发生失盗现象,女生的内衣内裤一旦晾在外面,就会被偷,她的—件内衣也丢了。“真恶心!偷什么不好,偷人家那些东西!”笑茵摇着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不这样认为,在国外,这种现象实际上很多,尤其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国家治理的概念。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而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目前,西藏、新疆以及内蒙古的边疆治理在我国可谓重中之重,而就西北来讲,河西走廊的治理又是历史之重。因此,研究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的边疆治理经验对我国的边疆治理大有裨益。通过细致梳理五凉时期河西地区历代统治者的边疆治理经验,总结出初级治理、中级治理和高级治理的治理之道,发现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思想的高级治理之道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和民族地区治理思想相吻合,尤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电影兴起是中国共产党改造现实与弘扬革命的一次重大文化实践,它实现了本土电影形态从泛道德化的“复古”到直面社会历史语境的“介入”。以成立“党的电影小组”为发端的一系列组织领导和“有片必评、互鸣互纠”的思想指导,使中国左翼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和建构,完全有别于以往电影创作与研究中那种个人式的单纯、自为的文化思想活动,并最终发挥了电影在中国共产党整体文化事业中的重要功能。这不仅使得左翼电影本身的创作和批评在当时影响甚巨,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电影后续的表现形式与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5.
徐兆寿 《课外阅读》2010,(10):47-47
回顾和学生一同走过的课堂,我们惊喜地发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使得课堂变得活跃了,形成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有了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与之伴随的,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电影,可以说经历了从1980年代第四、第五代导演对电影本体表达的探索,到1990年代逐渐形成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的创作格局,而到21世纪后终成贺岁大片的类型电影滥觞、多元泛化的类型片发展。改革开放对中国电影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元,不断面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产业化过程。从这一路径总结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对中国电影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