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比喻造词辨正南通市启秀中学徐杲一、是比喻造词还是词的比喻义时下不少学者将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混为一谈①,究其因是光盯住了二者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个性。二者尽管均借助了比喻,却分属词汇学中的两个分支“造词法”和“词义”,因而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喻造词”...  相似文献   
2.
辞格造词辨正——与任学良先生"修辞学造词法"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学良先生的<汉语造词法>提出了"修辞学造词法"并举出比喻借代式等8式,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疏漏之处,特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修辞新格——骂槐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徐杲30多年前陈望道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刚才有人说,有的修辞现象,现有的辞格概括不了。概括不了,就不要概括,事实发展了,修辞研究就应该发展,要作新的概括。解放前我在课堂上用指桑骂槐的手法骂C·C派分子,这种手法...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周一农《韵调·反复·意动——苏芮〈牵手〉歌词的修辞魅力》一文(载《修辞学习》1998年第1期,以下简称《韵》文),对该文的苏芮《牵手》歌词起首八句谓语均是“意动”用法的观点不敢苟同,特陈管见,以就正于读者。何谓“意动”?《韵》文援引了创立意动说的陈承泽先生《国文法草创》中的论断:  相似文献   
5.
断取辞格是谭永祥先生提出的新辞格。关于断取辞格滋润下的词汇现象,谭先生在《断取补阙》等多篇论文中一概看作“断取造词”,此论还被写进《修辞新格(增订本)》后记。谭先生的观点是“‘小儿科’的后起义不是比喻义,又是什么‘义’呢?我们说,这是一种‘断  相似文献   
6.
对学科内容的研究是学科教学的基础,把研究的成果恰当地应用到课堂又是另一番功夫了。徐果老师的章给了我们一个范例,他在研究基础上运用教学的恰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而有序,张而有度,内容丰富且可以把握。特向老师们推荐。  相似文献   
7.
30多年前陈望道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刚才有人说,有的修辞现象,现有的辞格概括不了。概括不了,就不要概括,事实发展了,修辞研究就应该发展,要作新的概括。解放前,我在课堂上用指桑骂槐的手法骂 C·C 派分子,这种手法就未概括进去。”(《修辞学习》198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