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是高二学生实验,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生实验。由于课本对该实验介绍较为简单,而该实验操作又较为繁琐,因此,教师对该实验的教学和学生对该实验的操作一节课难以完成。本文从对实验误差分析的角度,谈谈一些教学体会和教学建议。一、实验误差的来源1郾“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误差如图1所示,为课本用来测电表内阻电路图,图中R为电位器,R'为电阻箱,合上开关S1,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偏刻度,再合上S2,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偏转到满偏刻度的一半,就可以认为rg=R'。下面分析上述测量的误差。设实验中电源…  相似文献   
2.
直线运动     
戎世忠 《新高考》2006,(9):6-10
高考对于直线运动知识点的考查,一般较注重定性分析,单纯涉及这部分知识的考题大多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在综合题中每年都渗透着该部分内容,显示出该部分内容在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对"直线运动"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戎世忠 《物理教师》2006,27(4):58-58,M0003
在电路分析的问题中,经常遇到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如图1、2所示)电阻变化的题型,如何迅速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呢?1两个有用的结论结论1:在图1电路中,当滑片移动时,若并联的两部分电阻相差越大,则A、B间的总电阻越小;若并联的两部分电阻相差越小,则A、B间的总电阻越大.证明  相似文献   
4.
当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同学们都知道应用整体法求解简便,当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或大小不等时,能否应用整体法解答呢?下面举例说明整体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妙用。例1如图1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光滑。在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沿斜面无摩擦自由下滑,此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无相对滑动,求滑块滑动过程中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解析由斜面体和滑块所组成的物体系的总质量为(M+m)g,滑块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mgsinθ产生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此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a'=asinθ…  相似文献   
5.
6.
戎世忠 《新高考》2008,(1):11-15
相对论简介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4模块的内容,2008年高考说明增加了对狭义相对论的考查,对于这个部分的复习要以概念为主线,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静电透镜是一种应用于示波管、电视显像管、电子显微镜等电子仪器中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场对电子束的作用,通过控制电场使电子束的运动像透镜对光束的作用一样会聚或发散。2004年全国理科综合试卷(北京卷)第21题是一道以静电透镜原理为背景的选择题,  相似文献   
8.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这是我国科学家在现代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与神舟飞船相关的问题,将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在高级中学开设研究性课程 ,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它还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这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是一种新课型。本文结合我校物理教研组开设“研究性课程”的探索谈一谈 ,以抛砖引玉。一、指导学生选择课题研究的内容新大纲指出研究课题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物理实验 ,科技制作 ,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几种不同的类型。课题的来源和选定对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这是我国科学家在现代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与神舟飞船相关的问题,将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