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4,(26):32-32
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在谈及文学创作时,曾指出:“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十月扬州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对江南的神往缘于诗人千百年来诗词歌赋为江南的吟唱。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扬州)是春天,“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吸引着无数像孟浩然一样的诗人,也吸引了一直住在北国的我。只可惜我错过了美好的季节,我想我是无法领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那样的诗情画意了。我去时,是10月。10月,北国正红柿枝头,枫林渐染血色。京沪高速公路上,巴车的灯光劈开夜色飞驶前进,前进。车上,我倚窗而望,在一片无垠的朦胧的灰色里,我知道自己越来越接近江南了。我仿佛已看见那片魂绕梦牵了百年…  相似文献   
3.
霍埃说:“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作为一种关于理解与释义之特征的哲学理论并不带来任何实践,批判的特定方法,然而它影响了那些观照方法论问题的文学批评家。”姚斯是伽达默尔的学生,其接受美学尽管遭到了教师的批评,但在我们读者眼里作为文学解释而接受美学显然是一种对哲学解释学意识的运用的理论,并且他把阅读理解中的重建推至创建,更加重视理解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家”是什么?实言之,乃家庭的住所,虚言之,乃心灵的港湾。中国人的“家”意识特别浓重,过年回家,这是千百年来风雪无阻亘古未变的传统。历代文人更是倾情书写“家”的文字,形成了一种丰厚的文化现象。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写其草庐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自此以降,文人写其居室之作,虽各有怀抱,然皆不出以“家”言“志”的范畴,鲜有超拔者。唐人刘禹锡作《陋室铭》,可谓尽人皆知的名篇。今人梁实秋作《雅舍》,伴随一阵国学热也声名鹊起。现借二文本,试探究一下中国传统文人的精…  相似文献   
5.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9,(11):63-64
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主题表达。对于经典散文《听听那冷雨》,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曲乡愁来读,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次心灵还乡来读。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是不是我的理解惟独看不见我自己的不理解?我看常常是这样。”超越自己的理解,并非不能做到的事情。但需要克制自我,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视角,与文本重新对话,方能实现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东部的一个绿树环抱的小村子里,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父亲和弟弟的骤然死去,变得异常孤独和忧郁。他喜欢一个人躲进绿树葱茏的大自然,看那天空翻卷飞扬的云彩,听那长满青苔的尖顶教堂传来的悠扬的钟声……这萦回不去的钟声,穿透孩子敏感的心灵,带着他那如丝如缕的忧思飞往亲人的墓地。  相似文献   
7.
如何拨响学生心里诗的琴弦?阅读,是“路灯”照耀下的一条美丽途径。语文教师要沿着这条途径,精心操作,细心呵护,引领学生一路行进,直到进入充满智慧的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8.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5,(3):110-111
“家”是什么?实言之,乃家庭的住所,虚言之,乃心灵的港湾。中国人的“家”意识特别浓重,过年回家,这是千百年来风雪无阻亘古未变的传统。历代文人更是倾情书写“家”的文字,形成了一种丰厚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5,(21):36-37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就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这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动人的心声.从这句话里,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条信息:一是充分肯定了孩子的美丽天赋——诗人,二是点亮了发展孩子天赋的路灯——拨响心里诗的琴弦。耶么,如何拨响学生心里诗的琴弦?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我们远远望见了春天,但包围在我们身边的却依然是冰天雪地。说真的,对于当下教育现状,尤其乡村教育现状,我内心充满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