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余华《兄弟》中的群众是一个集体形象,它具有看客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展示着群体不同的性格特征;从叙事者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叙事者与群众是一种对话关系。这打开我们解读《兄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
莎菲这一人物在日记中所呈现出的焦躁、矛盾、彷徨的心理状态,是文本最令人关注的地方,这是多重力量交织的结果。本文从不同的女性观念,对爱情态度以及情欲矛盾等这些力量出发,考察了它们在文本中相互交织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效果。它们渗透在体验爱的"我"与理性反省爱的"我"之中,随着各种力量的聚集,最终使两者构成了一定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具备一定的文学批评能力.本文便从“开阔视野,直面作品”、“问题意识”以及“批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是文学批评能力形成极为基本的一步;同时重视自身“问题意识”的培养,又是体现独立性、创新性的关键,是文学批评能力形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文学批评方法,既能拓宽自身的批评视野,活泛思维,也能进一步提升文学批评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是小说文本叙事的重要内容。"空间"在毕飞宇的长篇小说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对细节的重视与关注,完成了对易逝"时间"的补充,是小说空间叙事功能的体现;对空间节奏的把握与个体空间的凸显也使得其长篇小说拥有了自己的文本特征。当然,这些与作者对"宏大"小说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