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一公 《考试》2014,(1):4-9
  相似文献   
2.
施一公 《大学生》2013,(15):132-135
我一定会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讲给每一个学生听。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通常回答:“只有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时候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是啊,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仍感觉很骄傲、很振奋!  相似文献   
3.
施一公 《留学生》2012,(7):24-25
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到了创新。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锦涛书记的提倡,我们是否会认真讨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否会让大学回93自然,成为一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源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和包容百家的氛围,现在我们大学的体制允不允许有这样一个氛围?  相似文献   
4.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好,我叫施一公,来自西湖大学,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上开学后的第一课。今天,我想给大家讲四个观点。第一点,是独立。虽然你们还没有成年,但你们应该逐渐地自立、独立,用自己独立的眼光审视世界。没有独立,就很难有今后对世界的判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序:我的一篇博文<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在科学网上讨论热烈,我也收到大量反馈.感谢博友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其实,该文是我计划写的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对中国前途的重要性.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上,在此我想继续谈谈人才与环境的问题:人才培养需要环境的支持,而环境改善更需要人才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施一公 《神州学人》2014,(10):22-22
从童年起,在我的心目中,“学术”二字便与一个美丽的小镇普林斯顿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在那咀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22年的时光,但我从未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1998年我博十后训练结束后,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一名助理教授,并一路晋升,最终成为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全职教授,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8.
资金、法律、政府、和人才 去年4月17、18日两天,我应邀参加了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讨会(HarvardChina Review)。我参加了两个议题的讨论,其中一个议题是: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几乎所有与会者都一致认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科学技术。于是,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上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即便在美国,也会偶尔出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时隔一年,我对海外的同学和朋友们想说的依旧是:归来吧!趁你还年轻!虽然北京的空气还有污染,虽然中国的科技体制还不完美,虽然国内的文化氛围还不够宽容,但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正为施展你的才能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