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八七年开始在枝江县马家店镇初中对化学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优化组合的试验。现将其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组合形式简介如下: 一、公开教学目标 撤掉师生障碍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初中阶段化学只有一个学年的时间,虽然周期很短,我们还是挤出一点课时对试验班的学生作布鲁姆目  相似文献   
2.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对于这首诗,教师一般是从诗人的“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美国教育家J·S·布鲁纳认为:如果我们要运用过去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评价是一块试金石, 如何科学地评价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是否健康有效。下面以执教者的教学实践来说明在课改中自己对教学评价的新感受。  相似文献   
4.
氢气还原氧化铜将铜丝一端绕成圆盘状或螺旋状,另一端插入试管塞内固定。将圆盘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使其表面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图1取一支15mm×150mm试管,内盛锌粒若干,再向试管内注入盐酸或稀硫酸后,迅速把灼热的表面被氧化的圆盘状铜丝伸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5.
初中教材[实验812]对于“浓硫酸稀释放热”是用手去触摸烧杯外壁来感知温度变化的,而在课堂上能触摸感知的学生面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用下列装置来显示“浓硫酸稀释放热”的实验效果。1 用熔化的石蜡将盛水烧杯的底部粘在小木板上,再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浓硫酸并不断图1 用玻璃棒搅拌(见图1)。因浓硫酸稀释放热使石蜡又熔化,再拿起烧杯时,则可见烧杯与木板分离。因为石蜡受热熔化是生活常识,因此也培养了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事物变化本质的思维能力。图2 2 如图2所示。未加入浓硫酸时,小试管内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当缓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初中生学了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后 ,对市场上众多的饮料发生了兴趣 ,“雪碧”、“可乐”、“啤酒”、“汽水”等打开后均有气体发生 ,这些逸出的气体果真是二氧化碳吗 ?想办法检测一下。在老师的指导下 ,同学们抓住“CO2 Ca(OH) 2 CaCO3↓ H2 O”产生白色浑浊现象的本质特征 ,本着装置简单 ,材料易得 ,操作方便 ,实效安全的原则 ,产生了一些富有创意的“佳作” ,现摘选如下 :1 教师的实验引导试管内盛 14体积的“雪碧”饮料 ,为了使实验用时短且效果明显 ,对试管内饮料加热 ,其观察到的现象是 :受热试管…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展开,一个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学理念的热潮正在兴起。不论是否在用课改实验教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这是广大教师的一个基本共识。笔者通过对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结合对教学一线的调研,认为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不论是实验教材还是旧教材,不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都应体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不要把概念讲死了,要避免片面绝对的倾向。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正向说是正确的,而逆向说就不对了。因此在讲述有关概念时,若对逆向叙述不正确的原由讲清楚,则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将这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联系进行归纳。请两位自愿者上台写到黑板上。(两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课堂巡视。)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初中生学了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市场上诸多的饮料发生了兴趣,“雪碧”“可乐”“啤酒”“汽水”等打开后均有气体产生,这些逸出的气体果真是二氧化碳吗?想办法检测一下。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抓住“CO2 Ca(OH)2——CaCO3↓ H2O”产生白色浑浊现象的本质特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同学们本着装置简单,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实效安全的原则,产生了一些富有创意的“佳作”.现选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