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陶卫东,连云港市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连云港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连云港市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曾荣获连云港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研员”等称号。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参编《教师备课用书》等多种教辅用书。连续8年主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工作。  相似文献   
2.
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功能 ,要从当代中国教育以“立人”为中心的出发点和归宿思考和认识其性质、目的与根本任务 ,要通过教育理念、教育形态 ,鉴赏理论、课堂教学理论诸方面建设以及文学教育外部环境建设、教师自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考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全国中语会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专题组新一轮编辑工作的开始--来自高考阅卷一线的报告。我们的初衷是,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把高考阅卷中的有益信息传送到一线教师和中学生手中;我们的信心是, 课题组组织的撰稿人全部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阅卷现场;我们的目标是,将考试与日常教学更紧密、有效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曹兴戈 《师道》2011,(4):39-41
媒体报道,奥巴马总统夸奖了中国教育,也表示了对美国教育的不满和改进的愿望。这消息听起来颇有点令中国教育感到"骄傲"似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之旅     
人生是一次旅行,对于语文学习者,也是一次语文之旅。语文陪伴我们,我们在语文里旅行。语文融入我们,我们融入语文,我们的旅行便是一次神奇之旅。语文是什么?是文字,是语言,是文章,是文学,是文化,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倾向根源于学理的匮乏,整化语文工具观是消解“二元对立”的必由之路,找准“最佳结合部”是推进中学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而发展汉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又是当代教育哲学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了《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这首抒情短诗 ,是很有眼光的。通过它 ,读者可以一窥海子抒情诗的特质及其诗学理想。笔者就第三代诗人的诗学追求尝试解析这首诗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色。背景 :启蒙主义思想的滋润。海子 1 5岁考入北大 ,1 982年 1 9岁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以海子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 ,其精神追求与艺术探索的核心思想是启蒙人道主义之“人”———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自身完满。评论家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荷尔德林的生命诗学给他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必要的导引。海子们是循着…  相似文献   
9.
2006年江苏高考卷作文题为“人与路”,这是一道关系型文题,没有限定文体。材料用语的前两句话提示了作文立意的主要指向,最后一句“还有人说……”又为其他立意选择预留了空间。这种命题形式应该属于材料型命题作文。这种形式的命题在上海卷已多次出现过。如此命题,既有文题的制约性,又有内容选择与立意提炼的灵活性。这种“约”与“活”相结合的特点,显示出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富含深意的导向性。一、立意的提示蕴含鲜明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人”与“路”的关系之密切毋庸置疑,甚至人们还会因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这便对构思立意的深入开掘形…  相似文献   
10.
“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倾听”的丧失缘于对“对话”的误会 研究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引进的“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前者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便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与“言说”两个侧面。“倾听”既是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包括“倾听”自己(读者)的言说,作品的意义便产生于两种“言说”的融合。在这里,需要辨明几个概念。其一是“倾听”。它包含阅读文本和从文本获得自己(读者)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绝非学生被动地听别人“读”课文。其二是“言说”。阅读行为产生便是言说,这里既有文本作者对读者的言说,又有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言说”,这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所以《标准》倡导“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