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华中大学已故校长韦卓民(1888-1976)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一辈学人。他在中外哲学史、逻辑、教育和宗教神学等领域中均有很深的造诣与丰硕的建树。他留下近百部(篇)达七八百万字的中英文遗著中,关于康德哲学的占二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们在外国哲学史教学中,对贝克莱哲学的研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因此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探讨。本文不打算全面评价贝克莱哲学,只是拣拾几个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此文是在韦先生一封复信的底稿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原信底稿未注明时间,估计在1964年左右。当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函请韦老解答几个关于逻辑史方面的问题,要求“不吝赐教”,“提供指导性意见”。韦先生复信中针对所提问题,十分认真地作了答复。这封复信对研究逻辑史确具有指导性意义,特别是其中提供的许多文献资料,在30年后的今天的国内学术界,仍然是罕见的,有的甚至仍是空白。我们未找到正式的复信,只得把底稿和一份不完整的草纲,连同中国人民大学逻辑教研室的来信,三者合而为一,整理成此文,从而在结构与文字上作了必要的调整与改动,并由整理者尽可能地作了一些注释,本文标题是整理者加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的方法”这个题目很大,涉及面很广,我这里仅根据个人体会浅谈两个问题:一是介绍我本人在国外做科学研究的一些经验,二是泛论科学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一)我大学毕业时(1910年),曾搞过科学研究,但只是一种尝试,很肤浅。后来在欧美留学做研究生时,才算真正搞科学研究,经受了比较严格的科学锻炼。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初,黑格尔(Hegel,G.W.F.1770—1831)在考察怀疑论哲学时曾指出过一种违反辩证法的奇异现象:“自古以来,直到如今,怀疑论都被认为是哲学的最可怕的敌人”,并破天荒地用辩证法对历史上的怀疑论进行了剖析和评判。今人遗憾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怀疑论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仍然是那个可怕的、丑恶的形象。它似乎与“损害科学”、“荒诞不经”、“堵塞认识真理的道路”之类的字眼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不否认、也无意掩饰怀疑论哲学的谬误和某种有害作用。但是历史的辩证法同样又不容许我们无视历史上的怀疑论特别是休谟的怀疑论的另一个方面,即它是由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呼唤出来的一种暴露和回答哲学史发展中所碰到的矛盾和问题的特殊方式,是哲学史中某种革命变革的前导和必要准备,因此可以说它是哲学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的和必然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一) 胡適在贩運實用主义这个主观唯心论哲学時,所玩弄的最精巧圓滑的花招可算是「大胆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個所謂「科舉方法」了。胡適打着這塊「科學方法」的招牌販賣實用主義,並把这个「方法」廣泛地運用到政治、哲學、文學、藝術、教育、历史等很多知識领域里,從而使舊中国的学术界蒙受極大的毒害。若干知名學者(?)蔡元培、陶行知等還曾公開稱頒過胡適的方  相似文献   
7.
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华中大学已故校长韦卓民 ( 1 888- 1 976)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一辈学人。他在中外哲学史、逻辑、教育和宗教神学等领域中均有很深的造诣与丰硕的建树。他留下近百部 (篇 )达七八百万字的中英文遗著中 ,关于康德哲学的占二分之一左右。60年代初韦先生给我们中青年教师讲授康德、黑格尔哲学时 ,我作过他的学生 ;90年代初又参与“韦卓民遗著整理小组”的工作。因此 ,谨就个人所知 ,对他研究康德哲学的建树介绍一些情况。一韦卓民对康德哲学的研究 ,我初步体会有如下几个突出的成就和特点 :第一 ,西方哲学史上 ,韦先生着重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