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文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思贵新。抄袭、俗套和陈词滥调永远是作文的敌人。作文追求的应该是“洛阳纸贵”,“语不惊人死不休”,因而创新素质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通常认为应该通过教师讲授写作知识,剖析范文,引导鉴赏,作文命题、训练、批改、讲评这些教师所拥有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师讲评作文最常见的做法,是挑选班上平时语文成绩拔尖学生的作文,在讲评课上宣读、分析。这些学生的作文语言比较流畅、有文采,错别字少,挑选他们的作文来讲评,当然会起到示范作用,有褒扬勤奋的意义。但是,这种通常的做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刘基《卖柑者言》中有一句:“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中学语文教材这样注释“干城”一语:“〔干城〕守城。干,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这里作动词用。”这一注释,是不妥当的。第一,《诗经·周南·兔置》:“赴赴武夫,公侯干城。”意思是:武勇果毅的战士,是公侯的保卫者。“武夫”和“干城”的关系,是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刘基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