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37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苏联政府严厉谴责日本扩大侵略,对中国抗战表示同情与支持。同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并先后向中国提供三笔从苏联购买飞机、大炮等军火物资的易货贷款,派遣3000多名军事顾问、军事技术专家以及数百名空军志愿飞行员来中国,帮助抗击日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初期,斯大林曾建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建造飞机制造厂,中苏合营,但由于谈判过程中双方意见分歧,与中方的拖延,最终,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由苏联独资在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头屯河建成了一座飞机制造厂,而且未向中方提供作战飞机。后来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苏联突然宣布撤回飞机制造厂设备,致使中苏合作建造飞机制造厂宣告失败。但过去由于有关档案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1924年5月31日由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与苏联政府全权代表加拉罕在北京正式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是中苏之间的第一个条约。苏联历史学家认为,该协定的一些条款“由于中国封建军阀集团的不肯执行而未能实现。可是,苏联政府却严格地履行了自己根据协定所承担的一切义务,这也就是它对中国人民真诚友好的新的证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