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秦汉“抑末”政策形成的心理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是两个统一的王朝,都出现过繁荣的工商业和跃跃的商人资本,两朝统治者都实行过"抑末"政策,对工商业者及其工商业加以打击和抑制。至汉武帝时,"抑末"政策的实行已达高潮,可谓淋漓尽致了。史学家们一般都认为,"重农抑末"政策对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对从奴隶制经济和封建经济并行过渡为单一的地主小农经济,都是必不可缺的政策与措施。因而,在封建社会初期,应该肯定其积极作用,同时,从长远观点来看,"抑末"所导致的官营工商业、以及与封建地主密切结合的工商业,阻碍了商人资本的进一步形成和积累,加深了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致使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秦汉统治者(尤其是秦始皇与汉武帝)为什么要施行"抑末"政策呢?除政治、经济、军事的原因外,我认为还可以从当时的文化氛围与统治者的心理特征去考察其文化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世界史学界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中国名列其间(其他三国为埃及、巴比伦、印度);现在又有"四大文明区"的提法:东地中海文明区(包括埃及、巴比林、亚述、希腊等),南亚次大陆文明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印第安文明区(包括玛稚、印加等)和东亚文明区(包括中国、朝鲜、日本等),而中国是东亚文明区的主体,正如美国的日本问题专家埃·赖肖尔指出的:"日本人非  相似文献   
3.
人有贤愚,官有忠奸。忠臣者,廉洁奉公,以天下为已任.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就曾上表后主,留下遗言:"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如"粉骨碎身全不惜,只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不幸被奸臣所害,抄家时"无余资,肃然仅书籍耳"。奸吏者,假公济私、视钱财如生命。中国古代社会,历二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它有着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其中,清廉者较少,而贪婪者不可胜数。元朝吴澄在《赠史敏中侍亲还家序》中说:"……效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己不以为耻,人亦不以为怪。其间颇能自守者,千百不一、二焉"。他讲的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4.
拙文一、二篇已谈到中国古代奸吏聚财的四种手段: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假公济私,卖官鬻爵。本文拟再分析中国古代奸吏聚财的另外两种手段,并以此结束全文。五曰横征暴敛在太平时,要维持一个庞大的封建政府,要养活许多不劳而获的闲人,便已必须向人民繁征厚敛;在战争时,军需浩大,向人民的征敛,当然更会加重加多;在征敛之时,奸吏们又乘机中饱私囊,因而就必然导致向人民的横征暴敛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名目繁多.如南朝时的杂税,便因时因地而异。其中主要有按人征收的丁口钱,以维修湖圹水利工程为名的圹丁税,以"军国所需"为名征收的杂物调,向来往行人和商贩征收的关津税,牛  相似文献   
5.
上文谈到,在封建制度下中国古代奸吏聚财的两种手段,一是贪污受贿,二是巧取豪夺。除此之外,本文将要谈到的是另外两种手段。为了方便起见,即以三、四为序.三曰假公济私。假公济私,是指在合法的幌子下去搜刮钱财.所谓"公",与现代意义的"公"是截然不同的,它只是封建皇帝及其统治基础——封建地主阶级的"公",与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不太相关的。奸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中都要反对腐败.对于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页).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并把它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当前的形势下,廉政建设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5100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各级政权都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因此,要搞好廉政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廉政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什么要强调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杜十娘、莘瑶琴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论述两人悲、喜结局的成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