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贫乏的批评     
(马桥词典》是不是“模仿之作?”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弄清“模仿”这个概念。简明扼要地说,“模仿”就是“学样”,这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机械的行为,如婴儿模仿成人,猴子模仿人类等。就文艺领域说,“模仿”有时不一定有贬义,西方文学和音乐中被称作Paltxzv的作品,译为“模仿诗文”、“模仿作品”,其中的“模仿”,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讽刺嘲弄被模仿的对象。可是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中,“模仿”是被否定的。张颐武曾引用(钱钟书论学文选》第三卷“模仿有正反”一节中“模仿与剽窃是性质迟异的两回事”一句话为自己开脱…  相似文献   
2.
鲁迅曾自谦地说过:“我是毫不治史学的。所以于史学很生疏。”(《集外集拾遗,又是“古已有之”》)但是事实上,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和伟人,鲁迅不仅认真究研过史学,非常熟悉史学,而且在史学领域留下了辉煌的战绩,为我们树立了正确对待历史遗产的光辉榜样。今天,重温鲁迅关于历史遗产的精辟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时期。这样伟大的历史时期,为伟大的文艺作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前提。三十年代末,郭沫若同志谈到当时文艺运动的发展时说:“从‘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起,最近已到‘文章出国’的步骤了。”他预言:不久“将会有纪念碑性的建国史诗般的伟大作品出现。”①果然,几年之后,这样伟大的作品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