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教以来,我经常听到这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这句话我也有自己的体会. 20多年前,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的初中某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周围的十里八村.这个班的学生应该说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于班里有位教数学的孙老师.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工作十几年以后,随着对数学教学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别样精彩: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不断收获快乐的体验.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辛苦,而更像是享受,我自己也从中找到了乐趣。  相似文献   
3.
片段一:估算结果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3×12后)师:我们不会计算23×12,但我们可以先来估计一下23×12的结果大约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4.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先来找出实际生活中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解答,然后每个小组选出精彩的题目在班里交流。   〔评:谈话导入富有新意,使巩固练习课由学生被动地解答教师提供的习题,变为学生主动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情绪高涨,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小组活动: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联系实际编出了自己的题目,并在小组里交流、解答。教师深入到一些小组中,同学…  相似文献   
5.
一、介绍分数的产生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查阅资料,谁能结合你的资料来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1:我是从《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查到的。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平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师:你说得很好。通过她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分数起源于分。生2:我是从《新编小学生数学词典》上查到的。在人类生产劳动的长期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分数,起初是使用具体的分数,如二分之一用“一半”来表示,四分之一是用“一半的一半”来表示,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诸如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段"图形与几何"中方向与位置方面的学习内容。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教师可以发现影响确定物体位置的因素——方向和距离,只有将方向和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这节课与前面的"根据行数和列数(或"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应起来,将方向与位置  相似文献   
7.
从教以来,我经常听到这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这句话我也有自己的体会。 20多年前,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的初中某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周同的十里八村。这个班的学生应该说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于班里有位教数学的孙老师。  相似文献   
8.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3×12后) 师:我们不会计算23×12,但我们可以先来估计一下23×12的结果大约等于多少。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生1:我把23想成20,然后再乘12,20×12=240,所以23×12=240。  相似文献   
9.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工作十几年以后,随着对数学教学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别样精彩: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不断收获快乐的体验,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辛苦,而更像是享受,我自己也从中找到了乐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