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完全归纳证明的“完全”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亦即不完全的;这种相对性或完全性还突出体现在:作为完全归纳证明的前提或论据的单称的经验陈述命题不具有完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无疑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单称经验陈述命题所述的感知经验不可能是完全绝对地确真无疑的,同时由于单称经验陈述命题本身也不可能完全绝对地精确无疑,因而,单称经验陈述命题的真实性总是相对的,并不具有完全绝对的正确无疑性。  相似文献   
3.
贝克莱有关“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不能“设想您的思想的对象可以在心外存在”等论述所引起的哲学“疑难”。曾被新实在论称为“自我中心困境”。本从语义分析等角度。说明因贝克莱所起的“疑难”大多是因语义解读不当而引起的。并阐述了判定观念是否同外界事物“相似”、相符的认识途径和实践途径。本认为,外物存在是可以被设想的。而被设想的“外物存在”所指向、所表达的正是思想之外有物存在。  相似文献   
4.
萨特的“现象一元论“实质上是观念一元论;“现象的存在“实质上是已被意识的观念存在,“自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现象“实质上是未被意识但又能被意识的观念存在;“自为的存在“是主观性的作为能知者、意欲者、能行者的人的自我意识.萨特的存在学说终究没能真正冲破“存在就是被感知“式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樊篱,从实质上说仍是贝克莱存在学说在20世纪的翻版或变形.  相似文献   
5.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贝克莱式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在逻辑上的失误之处至少在于:将存在观念混同于存在本身,将感知到的东西混同于感知活动所指向的东西,以及将判断某物是否存在的理论依据混同于某物自身是否存在的客观根据。  相似文献   
6.
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苏州大学前身之一)是解放前国内唯一培养成人教育师资的高校。由该校在苏州、无锡、上海三地的校友分会筹办的“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于五月五日至八日在苏州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36人,其中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刘光、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吴强、长期从事民众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甘导伯老教授等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