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4所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表明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下述择业心态:就业期望值高,价值功利心理凸显;缺乏就业自信,自卑心理倾向明显;缺乏择业自主,依赖心理倾向较重。据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是着重择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二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全程辅导;三是开辟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而他的考试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见于他的诸多著作中。对于教学来说,考试是赶牛的鞭子。没有适当的“赶牛的鞭子”,则不能顺利地让教学这头大牛转向。陶行知的考试观,在新时代背景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必须先确定目标利润,使财务预算编制的全过程,始终围绕目标利润进行,达到事半功倍,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如何确定目标利润,编制高质量和实用的财务预算,是该文需要阐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因材施教原则下实行量体裁衣式的考试评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对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思想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辩证法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判断准则,始终坚持“国际视野、国情本位”这条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开设《教育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创新专题研究》课程,在导师指导下,对素质教育、教师教育与考试评价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本刊摘发部分发言提纲,以期引起更多的研究生和教育工作者参与素质教育思想和考试评价改革创新等相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将学生的主动性展示出来,借助课后习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习题不仅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作业更是需要教师给予重视。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课后习题的使用经验,有效发挥课后习题的价值,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学生的学习更精彩。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会计摘要说明存在的一些问题: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具体;经济业务的说明不完整;经济业务的描述不正确等。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践行新课改,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让学生的运动知识、技术、技能脱离刻板模式,为终身体育学习与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从事体育教学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活化"体育课堂,让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自然渗透呢?本文就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做一番探析。一、重学法指导,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下,应能够具有分析新形势、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明确责任,不断提高素质,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9.
自“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减负增效”的理念根植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其中,对于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研究者经过潜心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一些课例,谈谈利用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与化归等思想方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导致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有来自体制、政策的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较大,城乡差异始终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家庭教育消费状况亦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市场的角度来浅议我国当前家庭子女教育消费增长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