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肇中的童年是不幸的,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不得不跟着父母颠沛流离,从家乡山东日照开始,在南京、芜湖、合肥、海州、汉口、重庆等地留下了他童年的足迹。  相似文献   
2.
女作家虹影几度卷入文字官司中:先是版权纠纷。然后涉嫌影射30年代作家陈西滢和凌叔华,现在又被他们的女儿陈小滢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3.
《新闻爱好》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旭培、吴麟同志的章《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读罢,在受到很大启发的同时,又对作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故,提出来与作商榷,并希望得到读的指正。  相似文献   
4.
教改与师德     
特级教师潘凤湘年过花甲,又患严重眼疾,视力高度近视,身体条件之差可以想见。然而他并不以此为虑,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教改。 是什么力量推动他知难而进、勇于探索呢?原来潘凤湘了解到自己过去教过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语文自学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他急学生之所急,想革命工作之所需,把全部精力扑在教改上,终于初见成效。可见,推动潘凤湘坚韧不拔进行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就是为学生服务、为四化出力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崇高师德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1997年11月22日——24日,中国记协主持的全国新闻学术年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年会的主题是:“坚持正确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梦熊作主题讲话:《把我国新闻学术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已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问题也逐步显现。文章以浙江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而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技能人才资源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汀 《中国培训》2003,(12):13-14
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千百万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而且需要亿万技能人才。没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没有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因此,必须面对浙江省技能人才资源的现状,把开发技能人才资源问题提到能否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一、浙江省技能人才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浙江省技能人才资源现状。浙江省技能人才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已初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具体表现在:(1)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已引起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重视。(2)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得到增强。浙江省目前有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1427所。其中:高等职…  相似文献   
9.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开篇之作,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本诗勾勒了一个令无数男人神往的“窈窕淑女”的女性形象,这一美好形象涵盖了女性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不仅反映了华夏先民对女性美的认知,更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女德观,从而使这一女性形象的内涵更为丰富,古人的女德观无疑对现代社会的女性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