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埸新的技术革命,本世纪中叶崛起的现代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是一门新的横断科学。“三论”虽然产生于自然科学,但随着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正以不可阻挡的潮流冲击着社会科学领域。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这两大类科学一体化,文理渗透的趋势将越来越加强。现  相似文献   
2.
《黎明的通知》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作者饱含激情,表现了对于光明未来的强烈憧憬,对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诗中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斗争,渴望新生活的急切心情。它是“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给人“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正虔谦,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的才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美国后,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打过各种杂工,后转行学电脑,从头做起,现为美国一家公司资深电脑程序员,从事与中文不搭界的工作。她早期的纪实文学《百尝美国梦》系列写的就是自己来美国后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她对文学的挚爱与感受发自肺腑,她说"写作只和生命本身有互动,写作这个生命运动外在于任何物质功利",这是何等可贵的识见,一种何等纯真高远的胸怀与境界,引起我内心深深的感动与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生活正面临着改革的浪潮巨大冲击,当代文学领地也面临着“改革文学”的新挑战。深刻、迅猛的社会大变革是当今中国的大趋势,改革的时代呼唤着“改革文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反映改革题材的文学作品迅速进入了文学领域,中短篇佳作不断涌现,作为“重型武器”的长篇小说也潮势喜人,仅在三年多时间里就有十几部问世。其中,反映城市改革的三部作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和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当推长篇中同类题材的翘楚之作。这三部长篇的思想、艺术水平不尽一致,但却以不可遏制的激情,深沉而激扬的旋律,演奏出具有时代风采的社会变革交响曲,堪称“非常及时的书”,使我们倾听到时代的强劲声响;感受到改革热流的涌动。  相似文献   
5.
裁判亮分     
用心去和一位唐代诗人对话或交流,单从这一点看,这就是一道非常好的作文题。陈云峰同学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张继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的诞生,语  相似文献   
6.
7.
二月二十八日,桂子山校园修茸一新,春意盎然,斯诺夫人来华师的消息象春风一样吹遍学院的各个角落,全院师生员工沉浸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上午八时半,斯诺夫人洛伊斯·斯诺及其女婿彼得·恩特尔乘车来到华师。专程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著名报告文学家埃得加·斯诺逝世十周年学术活动的湖北省负责人陈丕  相似文献   
8.
正严歌苓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之多,在海外与中国当代作家中,很难找到人与之媲美。从早期的《心弦》、《天浴》、《少女小鱼》、《学校的故事》到以后的《谁家有女》、《情色》、《老囚》、《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幸福来敲门》、《剧场》、《归来》直至《芳华》,严歌苓在海外被认为是最有人气、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与编剧。她神游在小说与影视艺术之间,她的经典作品几乎家喻户晓,《小姨多鹤》与  相似文献   
9.
“余光中暨沙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0年 1 0月 7日至 9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来自韩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 ,台湾、香港地区及 1 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及夫人、香港沙田作家黄维木梁、潘铭、王良和先生、西茜凰女士出席了会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曼君教授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路钢教授致欢迎词 ,余光中先生、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先生、曹贤火、曾卓、周晓明等学者在开幕式上讲话。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王先霈教授致闭幕词 ,湖北经济电视台总…  相似文献   
10.
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以小说造史”的历史小说巨擘高阳,亦是以历史小说营造悲剧的大家。从高阳作品所展现的恢宏画卷中,我们读到了历史,同时读到了民族艰难的悲剧史。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意识:一、透视了高阳笔下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物,分析了帝王、士子、娼女、商贾、侠士等各类人物的悲剧命运、典型意义及其体现的深厚的历史感。二、从铺演历史悲剧的必然性、展现有价值人生的痛苦及于“平常悲剧”中显示悲剧艺术的魅力等三方面切入,探讨了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