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句式变换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它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得体度。在不改变句子原意基础之上的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增强言语的清晰度,例如短句。  相似文献   
2.
师:思想感情动于内,语言文字形诸外,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是一个人写作能力高下、优劣的核心内容。科学家们也曾对不同学科的某些数据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当代青少年的智能应当包括多种彼此相互独立的能力。而被列在这些能力第一位的正是语言能  相似文献   
3.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盂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建构的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而在"阅读与鉴赏"的12个子目标中,强调的又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真正做到"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就必须讲策略有方法。因为"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并不等于"放鸭子","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也不应当"放空炮"。唯有在合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大前提下表现出个体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特有感受和思考方能称之为有见解有批判。这些,都少不了用心操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受选文及教参的影响,小说教学的终端结果最具有预定性,从叙写了哪些情节、采用了多少手法到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何种主题,不仅已成为教学的一种构架,而且所有的说法也口径一致。小说的教学情同卫星游太空,远地点和近地点都是设计好了的。模式化的教学使学生初读时还具有的探究之趣,渐渐消退得只剩下看故事知情节的一点兴趣。课本中表现社会主题的小说最终落到如此的地步,不能不说是小说教学的失败。传统的篇目、经典的作品往往具有主题毕见的特点,语文课本中的小说则更是主题优先。既然主题已经明示(可见诸文前的提示、文下的注…  相似文献   
6.
作文的题意生成于材料,作文的立意生发于材料,准确解读解析题意、立意、达意间的关联,有益于把控写作的向度和言表的力度,同时针对命题材料有一说、手头素材有一堆的实况,采用构思表达定一类、行文论辩选一个的情境思路,建构起作文符合题意显见地、契合要求畅达意的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7.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不管是实说还是捎带夸张,文章修改的重要性都是毋容置疑的。只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文的修改润色是一件内外兼修的事,大到篇章表达的契合题旨,中到内容结构的得当编排,小到遣词造句的精准鲜活,不一而足。因此,不可将修改润色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有关语词语句的修饰完善,也不要把对作文的修改润色,完完全全当作只是成文之后  相似文献   
8.
[教学意图]写景抒情是诗歌的共性,高中生对诗作景与情的关系也有类似公式的一套所谓行话,诸如"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可一旦进入实际的诗歌阅读与鉴赏,尤其是面对阅读鉴赏中的问题,往往会"乱枪打鸟",不管轻重地用这样一组"四字诀"来套贴诗作的手法特点并藉此应对所问。结果是,古诗词的阅读鉴赏不能完全根据作品的意象和意境加以分析,对诗作文本的解读往往空泛而乏力。《唐诗宋词选读》作为一门选修  相似文献   
9.
高考是指挥棒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既如此,那如何指挥,指向何处,指引什么,无疑又是一个触一发而动全身,乃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大问题。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之时,一根指挥棒,同一个指向,同一的指引;分省命题之后,十多根指挥棒,各有各的指向,各有各的指引,手高手低,指近指远,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也更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篇目尤其是文学经典之作的教学,讲求的是对其本真意义有个性有创造的精美解读。具体而言,就是要由感情到理智,由形象到逻辑,并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交织联想,从中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认识上的深化,以及审美上的享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类经典名篇,既不能以它们早已历经时空的淘洗而不再作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解读,也不应以它们早已成为语文教材文本中的精品而不再作更为贴近教学实际的思考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