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活动目标1.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许多普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体验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养成尊重劳动者及其工作的态度,促进学生评价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语文教育是语言文字能力的教育,也是一种审美的人文教育,应该把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放在语文教育的重要位置.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优美的中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着美的语句、美的形象、美的品德、美的意境和美的情趣,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宝贵资源,所以,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这些美文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是大有可为与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第二节"小数点搬家"第40-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规律小数乘法,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情感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前预习、课文教学和课后巩固提高等方面均采取适当形式的探究学习,确实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q1第二节“小数点墩家”第40—41页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洪月玲 《考试周刊》2013,(26):88-88
<正>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第53—54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重要性;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目标1.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许多普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体验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养成尊重劳动者及其工作的态度,促进学生评价改革的深入。3.增进为他人服务、为他人付出的思想情感,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尝试。二、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以小组自由结合,利用双休日调查身边熟悉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生活,并填写好调查表。  相似文献   
8.
时间:远古年代。地点:内蒙古深山的一个小村庄里。人物:小白蛇、老龙王、小鸟甲、乙、丙等(动物可戴头饰);猎人海力布,民众有老人、小孩、妇女等十余人。(幕启。小白蛇正在台中间,海力布和一个孩子上场。)孩子:(尊敬地)海力布叔叔!海力布:(亲切地)出来玩呀?要小心,不要让猛兽伤着!孩子:海力布叔叔,我也要学  相似文献   
9.
洪月玲 《中小学电教》2008,(10):104-104
<正>传统的习作指导,学生的作文规范了,也达到了各学段作文的总体要求,但令人担忧的是:似曾相识的"老面孔"比比皆是。从内容看题材大同小异;从语言看,文字表达方式雷同;从结构看,构思模式化。作为语文老师,在习作指导中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