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见,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学生探究数学的脚手架,是激活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它引领着学生亲历新知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当你看到一个孩子正独自在屋里兴致勃勃地来回奔跑,却向你解释说他正在和小朋友们玩开飞机的游戏;当孩子们不停地要求我们“吃”他们做的“饭”;当他们拎着篮子、提着包,要去“买菜”、“上班”;当他们递上一张折叠的包装纸,说是给你“送鲜花来了”……你千万别太惊讶,因为玩这种假扮游戏,在2~6岁的儿童中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最初的假扮游戏需要较多的道具,有较多的动作相伴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假扮游戏更多地以孩子头脑中的想像为主,有时只需要简单的道具甚至完全只借助语言来进行。假扮游戏是儿童发展其心理能力的重…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积极向上;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人感到处处受到压抑,导致各种个性不良品质的形成,也使幼儿情绪低落,养成消极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因此,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对于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