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镇化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自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以及积极参与。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城镇化动力机制存在主体不明确以及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从个人、政府、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四方面完善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城乡接合部的乡镇中学,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周边的生活环境,都与市区内的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影响城乡接合部乡镇中学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主要可以分成三类:校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对乡镇中学的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通过对城乡接合部的乡镇中学学生成长环境现状的分析,分别探讨了三类影响因素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即成才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必须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传统和现实两方面,即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民众社会心态的变化,其本质是群众态度和情绪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心态的反映。从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的社会心态主要有3种:社会不公平所导致的相对剥夺心态、阶层分化所导致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弱化以及因政府办事不公而产生的社会信任缺失。因此,必须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寻求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即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和沟通渠道;调节收入分配,解决分配不公;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阶层固化是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或非正常状态,阶层固化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是青年群体,因此,阶层固化实际上指的就是青年阶层的固化。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社会流动机制发生改变,弱化了底层青年的教育动力,使先赋性因素取代后致性因素,成为决定青年群体社会流动的首要因素。因此要保证社会流动畅通有序,必须破除青年阶层固化的格局,建立并健全促进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近年来,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激化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传统和现实两方面,其本质是群众态度、情绪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心态的反映。从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的社会心态主要有三种:社会不公平所导致的相对剥夺心态、阶层分化所导致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弱化心态、因政府个别公务人员办事不公而产生的社会信任缺失心态。因此,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寻求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措施是必要且迫切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