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红楼梦>具体文本出发,换一个角度去看赵姨娘,她是一个在尴尬生存环境下无力的抗争者.她是个卑微的母亲,她期盼着能借由儿女提升自己的地位,反抗自己的命运,不过这些期盼全都落空,终成奢望,她的可恨下隐藏着可怜.  相似文献   
2.
“守中”即是“无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是听其自然,而是顺其自然。李纨用虚静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的人生原则,不妄为的人生准则为《道德经》的“守中”做了一个极佳的俗世注解。  相似文献   
3.
话说头发     
《伶官传序》里讲到庄宗被迫逃出京城时,手下士卒大批离散,亲信官员誓死相随,表示的方法是“誓天断发”。“誓天”就是向天立誓,“断发”就是割掉头发。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向天发誓,但很不容易接受断发,他们觉得写写血书还可以理解,毕竟很疼痛要有勇气,可断发,算得了什么呢!现在的人谁不曾断过发——去不去理发店的都会有断发的经历,用“断发”来表示忠心简直太可笑了。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既从《西厢记》中得到启迪,又在《西厢记》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文章结合具体文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对《西厢记》的阅读,宝黛跨越爱情的门槛;对《西厢记》的使用,宝黛享受爱情的密码;对《西厢记》的超越,宝黛得到爱情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以往在红楼梦研究中,对李纨的认识比较单一。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倾全力而塑造的人物,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是圆形的,而不是扁平的。李纨的一生,历经了人生价值的失落、人生价值的追寻、理想的最终破灭三个阶段,李纨的形象同样立体而饱满。  相似文献   
6.
吉祥物文化是一种大综合的文化形式,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奇特民俗信仰。从“吉祥物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吉祥物的生成途径”、“吉祥物的种类”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吉祥物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方方小说《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的女主角黄苏子身上,体现出了漠视、压抑所带来的人物心理怪异扭曲、病态爆发。她分裂自己的人格来对抗自己的病态,选择自我的放逐来作病态的释放。她企图在放逐中追求心理的短暂平衡,但这其实是在饮鸩止渴,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自毁。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海棠生物隐义的"自由联想",解读它在史湘云形象塑造中的含蓄美:湘云是海棠的化身,她是姿容潇洒的花中丽人、开朗率真的花中神仙、热闹贴心的解语花、随遇而安的花中君子、娇美无香的缺憾美人.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曹雪芹的卒年,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壬午(乾隆二十七年)说,二是癸未(乾隆二十八年)说,三是甲申(乾隆二十九年)说。 1928年,胡适先生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中,根据甲戌本脂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认为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1762年2月12日)。 1947年,周汝昌根据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此诗约作于癸未年二月),认为曹雪芹“壬午除夕”并没有死。若是死了,敦敏怎么还会在癸未年的年初约曹雪芹于“上巳前三日”前去赏花饮酒呢?再者,《四松堂集》底本有《挽曹雪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红楼梦》具体文本,从嫉妒的根源、嫉妒的萌芽、嫉妒的深化、嫉妒的升华四个方面对贾环的嫉妒心理进行了剖析,认为贾环对宝玉的嫉妒从委屈性的一般嫉妒膨胀到报复性的黑色嫉妒,最后转变为竞争性的白色嫉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