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中国的七夕题材有两次东渡日本的浪潮:第一次在公元7世纪以前,与七夕相关的传说、习俗等伴随着诗歌进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并表现在和歌与汉诗创作.第二次浪潮在公元8世纪前后,中国的七夕诗宴被日本人作为风雅之举来接受,并形成了七夕宴饮吟诗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国学教育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让国学研究者及教育实践者倍感困惑、反复争论和探究的焦点问题。同时,因为其跨越国学与教育两个学科,涵盖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这样特殊的性质,也使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早在中国的唐代,词刚刚出现之初即已传入日本。综观一千多年前日本词学的起步阶段,有两组中国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就是张志和的《渔父》五首和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正是在它们的影响下,日本诗人开始了词的创作,其中包括嵯峨天皇的《渔歌》以及有智子公主和滋野贞主的奉和之作,还有兼明亲王的《忆龟山》,此外还有一组越调诗也颇值得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的唐诗从内容上也滋养了日本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考前复习实质上就是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从而巩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无异于炒“冷饭”,掌握一些复习的策略和技巧是大有必要的。一、克服心理疲劳在考前复习阶段,常有一些考生朋友反映自己想复习,也有时间学习,只是一拿起书本就犯...  相似文献   
5.
王秋雯 《文教资料》2013,(14):125-127
在西方人的眼中,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亚洲,是近邻,但实际上,日本留学生到中国以后,虽然会有些许熟悉感,但更多的却是陌生感。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可能遭遇的不适因素有:一是生活习惯不同,包括食、住、行等方面;二是社会环境有异;三是语言学习方面的困难;四是心理层面的不适应。文章提出针对他们可能不适应的方面,学校尽可能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等,以吸引更多的日本学生到中国学习。  相似文献   
6.
求职,简单来说,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是一个应聘的过程。“求”是申请,而非“哀求”、“请求”。对所有求职的自考生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求职过程中的面试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试能决定一个求职者的命运,而在面试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个人的去留。所以,对广大的自考毕业生来说,在求职时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才华打动面试官,赢得岗位。当然,面试虽然关键,结果有时不可把握,但毕竟我们还是能从以往形形色色的面试中总结出一些经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