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学数学和数学专业的教材里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史料.据不完全统计,中学数学教材直接出现中国数学史的近20处,涉及40多个具体内容,所引史料出自《九章算术》、《详解九章算法》、《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数书九章》、《算法统宗》、《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多部古典数学名著,介绍了多位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中国数学家,跨越历史2000多年;引人多种数学史知识、理论、思想和方法,被安插在课文、倒题、习题、复习参考题、注释和附录里,有显现的也有隐含的.这些事实告诉人们,掌握和运用中国数学史,是培养师专数学专业学生(简称师范生)一末来的中学数学教师正确使用教材,提高课程教学的驾驭能力和数学质量的一个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这项“基础工程”中的“主体工程”。我校从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采取战略措施,突出战略重点,抓紧“主体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提高战略意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认识越深刻,行动越坚决,措施就越得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层认识的深度。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了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研究室(简称教研室)建设问题并非一个鲜为人知的命题。在学校改革过程中,当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重心转向教学领域时,教研室建设与课程教学符合逻辑地列上了议事日程,成为改革的下一个主目标。近几年来,随着师范专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课程教学有所加强,但教研室建设并未真正加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尚未完全探明它的内  相似文献   
4.
<正>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从识大局、抓龙头、练内功、抓源头、善启发诸方面入手,探索育人新路,增强教学效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检讨我们的过去是为了“清理基础”,以便“改建大厦”。我们尊重自己的历史,不割断历史,但决不维护封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阻碍文化教育发展的传统观念和模式。近几年来,高等师范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认真反思,进而开拓、突破,使高等师范成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的进取精神、活跃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环境”的社会主义高校。这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实行主辅修制是三年制师专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上的一项重大改革,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本文试图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师专三年制实行主辅修教育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一、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主辅修教育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及我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之后,师专主辅修教育怎样正确坚持这种体制和执行这个方针,就成为师专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实践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 文〔1〕说: 《几何原本》是公元前约三百年时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所著,凡十三卷;十六世纪时,意大利教士兼数学家格拉维斯(C.Clavius,公元1537——1612年)为之阐释,又作续补二卷,是为十五卷本《几何原本》(Euclidis Elementorum Libri ⅩⅤ)。耶稣会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公元1552——1610年)曾从格拉维斯学习,明神宗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教学中的教育性问题。指出,教学中的教育性隐藏、渗透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的诸方面,德育与智育相互贯串、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辩证的统一性,提出了教学中的教育性是教书育人的一条基本规律与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主旋律的观点,并结合教育和教育实践,强调深化理论认识和强化教育能力是教育工作者正确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实习生的基本能力,指实习生在校或在实习期间形成的中学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总和,是一种多项能力的有机渗透和高度结合,使之与教育规律、教学对象相适应而显示出来的艺术效能。这里,我想结合以往的教育实习情况,谈谈在实习期间怎样促进与发展实习生的基本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古代数学起源于遥远的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已建立了十进位值制,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1年——221年),计算中普遍使用了算筹。十进位值制是人类最奇妙的发明之一。这种记数法,只要与他国历史上的各种记数法(如古埃及用象形字记数、巴比伦用六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等)作一比较,就优劣顿现了。这种优越的记数法和在当时较为先进的筹算制,使我国古代数学在计算方面获得了一系列杰出而伟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