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错案的发生是刑事司法审判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及时加以纠正,意义重大。办案人员没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讯、证据适用不规范、现有技术手段存在不足、行政和舆论的压力、司法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当今一些刑事错案的发生。中国传统的申诉、复核、会审以及监察等纠错制度在当代具有很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篼"作为生活在贵州城市中的一个特殊劳动群体,在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他们的人格尊严经常被践踏。本文就目前我国学者对"背篼"研究多侧重于"背篼"的生存状况,而忽略了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在辨析"生存"与"生活"概念的基础上,追寻维护"背篼"尊严的法律依据,结合"背篼"人格尊严遭践踏的现状来论证维护"背篼"尊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利用传媒宣传人格尊严平等、对"背篼"进行登记造册、组建"背篼"帮扶志愿者团体、建立"背篼"听证制度等保护"背篼"人格尊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国新时期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法治即依法而治,它是一种治国方略,一种理论思想。依法治国、实施法治,是从古至今贯穿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商鞅“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到章太炎的“专以法律为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法治理论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赋予了法治不同的含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推行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邓小平的法治思想逐渐形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