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而教研室则是高校教学工作最基层的机构和职能部门。通过研究教研室在制度化建设过程中,在工作职责、工作中心和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审视教研室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所肩负的主要职责,并尝试提出保障教研室制度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多种举措,为教研室更好地发挥职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难以贯彻是由来已久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2006年9月开展了全国性的"两课"课改.此次改革是近三十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表现为:由国家教育部、中宣部直接领导,理论整合最多,全国统一教材等特点.文章主要分析此次课改的原因,并通过研究新时期"两课"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课改后"两课"功能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全面认识考试的功能考试的检测功能显而易见。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业情况。由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淘汰、评优、学位、毕业、求职等问题,因此无论平时学习是否认真,对于考试都不会掉以轻心。通过考试也可以了解教学效果。有的院校还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教师也很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看到,教学效果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若不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积极性,简单地把分数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划等号,只凭学生考试平均分评价教师,则既缺乏科学性,也容易误导教师错误地把精力用在对付考试上,形成应试教育。考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  相似文献   
5.
孙慕天先生的“新整体论”思想是针对近代以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 ,分门别类的研究形成为一种思想习惯 (即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 ) ,相应地分析哲学的思想导向日益强化这样一种情况提出的。先生的新思想在于他抛弃了传统的整体性概念 ,指出客观世界存在两种联系 :一种是现实联系 ,一种是潜蕴联系。与此相适应 ,客观世界有两种整体性——现实的整体性和潜蕴的整体性 ,前者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后者则是“前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值得一提的是 ,先生认为“真正的整体性”的唯一性质就是不能把状态划分或分解为某些…  相似文献   
6.
问题引领式: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的问题与现状,指出问题引领式教学法的意义,及其相对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所具有的教师地位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交流的双向性、知识运用的纵深性等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问题引领式中所涉及的问题的类型、问题的设置原别、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实施程序与关健环节,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童提供新的思路与尝试.  相似文献   
7.
白夜昕  王鹤 《教书育人》2007,(11):92-93
一、传统“两课”的主要特点 “两课”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巨大偏离,表现为: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低,认为课程本身枯燥无味,理论只是高调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固然这与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实效性相联系,同时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学术团队成果向教学转化周期过长和教学团队成员教学后劲不足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术团队成果向教学团队迁移和转化。将学术团队的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研潜力,以此带动教学水平的内涵式发展,形成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两课"的主要特点"两课"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初衷却与教育的结果出现巨大偏离,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课改在全国很多地方已搞得轰轰烈烈。几年来,我们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引进了创新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于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效果。一、实施新课改的重要意义新课改直接面对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