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需要解决和明确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后勤社会化的动力和阻力分析1.1 政府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动者,是最大受益者,是主要改革动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明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政府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自上而下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体现社会进步,减轻高校  相似文献   
2.
皮光纯 《江苏高教》2003,(6):126-128
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实体法人化是后勤社会化的一次质变的认识 ,在分析后勤社会化的对象、动力和难点的基础上 ,对后勤实体走向法人化所面临的“正式工”身份、产权界定、股份构成、法人治理结构、资产保值增值、减免税政策和后勤实体党组织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标志我国劳动关系管理法律化时代的到来,迫使高校后勤长期潜伏的"违法用工"矛盾暴露无遗,限期解决长期存在的同工不同酬、同T不同权的矛盾,为全国高校后勤数十万"临时工"送来福音,"临时工"变成了"合同工".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后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后勤生产力。主要要素是:后勤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二者相结合构成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可以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后勤生产关系。包括后勤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九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对坚持多年的学生劳动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劳动理论课联系本地实际,用事实和数据启发教育学生;核算劳动成果,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在食堂跟班劳动,由膳食科分项考评劳动成绩,学生于此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后勤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质是变革后勤劳动者生产关系,即重新定位调整他们的权益关系。后勤劳动者包括“老人”、“新人”和“临时工”,改革涉及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交换与分配关系。一、关于改革的动力与对象(一)政府是改革的发动者和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高校后勤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学生食堂"公益性"服务内容与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社会化服务方式得到广泛认同,但仍需大力加强政策支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公益性"的水平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浅论加强水电管理创建节约型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水电管理水平,既要保证合理需求,又要尽量减少浪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后勤企业实体的发展,是后勤社会化的首要任务;对后勤企业实体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研究后勤企业实体的发展策略,提高生产力水平,壮大综合实力,增强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造脱离学校母体和实现后勤社会化的主观条件,是加速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关键。下面就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策略谈几点意见。1.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皮光纯自1979年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共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改革重点是改革管理体制和转换运行机制;改革的途径是通过兴办后勤实体.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实体内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